第649章 决战大西洋之饥饿战役(1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1716 字 1个月前

“元首,还是派遣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吧!”

鲁道夫向希特勒进言,称中华帝国在英吉利海峡部署了十二艘神盾舰和电子战斗舰,能够探测到德国陆军发射的冰雹导弹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得空袭英国的行动效果大打折扣,需将这十二艘战舰摧毁。而能够将其摧毁的只有德国公海舰队了。

希特勒也很清楚英吉利海峡的战况,但他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把公海舰队放出去,一旦遭到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包围攻击,以德国公海舰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是无法跟中华帝国海军抗衡的,很有可能遭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虽然希特勒知道让德国舰队一直呆在海军基地将失去制海权,但避战保船的心态使得他非常小心谨慎,他不想出动公海舰队。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鲁道夫摇摇头。希特勒叹口气,于是点头同意。他心中很明白,但凡有一点办法,鲁道夫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游说他的。

就这样,德国海军公海舰队接到了元首的最高命令,准备开赴英吉利海峡作战。

截止1943年7月底,德国公海舰队共拥有54艘战列舰,其中超级战列舰21艘,快速战列舰23艘,战列巡洋舰10艘。重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56艘。驱逐舰212艘,潜艇115艘(不包括邓尼茨的潜艇舰队)。另外,还有德国海军改装的护航航空母舰44艘。

由于中华帝国空军出动数万架次的轰炸机对德国的各大港口,以及重要的造船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导致德国海军三分之二在建当中的战舰因为船坞被毁而无法按时完工,甚至一起被摧毁在船坞当中,造成德国海军很多新式的主力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无法下水,极大的削弱了德国海军的战斗力。

同时,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了五年多了。钢铁作为战争的主要消耗品,即便德国采取国家垄断手段来进行产量和消费控制,但亦不足以支撑德军的战争消耗。

在1942年前,希特勒的独裁一度让德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顶峰。但随着德军深陷苏联战场泥潭,两次莫斯科战役和两次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损失惨重,加之协约国空军对德国本土重要工业基地的持续大轰炸,导致德国的钢铁产量严重下滑。过了1942年之后,德国的钢铁已经无法满足德国陆海空三军以及工厂建设的钢铁消耗了,缺口从当年的30万吨钢、110万吨铁,到1943年七月底,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了220万吨钢铁缺口和570万吨生铁缺口。

而随着中华帝国战略空军持续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轰炸,大量德国钢铁工厂遭到破坏,人口锐减,资金匮乏,矿石供应和钢铁产量以指数倍快速下滑,情况对德国十分不利。

不得已,希特勒只好下令在建当中的十一艘终极战列舰取消,将钢铁拆下来用来生产坦克和大炮。很快,德军在建当中的航空母舰亦成为中华帝国空军重点轰炸目标,德国海军被迫放弃了十几艘已经完工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舰,拆下来钢材用于建造潜艇。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转入地下洞窟当中,避免被中华帝国空军袭击。

当德国海军接到出战命令时,他们的士气并不是很高。德国海军很清楚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尤其是前段时间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已经让德国海军满身狼狈,中华帝国的水面主力舰队更是常胜舰队,还没有开战,德国海军在士气上就已经输掉一回合了。

德国海军驶离基尔港,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的消息很快就被中华帝国军方所掌握。虽然德国军方对此高度保密,但是自从一战后,欧洲各国男丁锐减,大批欧洲年轻女性受中华帝国推行的引进欧洲新娘政策的影响纷纷前往中华帝国,同华人男子成婚以来,中华帝国在一战后的二十多年间,已经先后培养了数百万东西方混血人种,其中德裔就超过百万人,约数万人参军,其中一千多名精英分子受到中华帝国中央情报局的特殊培训渗透到德国从事间谍活动。而中华帝国在德国的情报网络经营了近半个世纪,很多德国高层官员当中不乏亲华分子,使得中华帝国能够获得大量的德国机密情报。

德国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这是中华帝国军方最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正在为寻机同德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大决战而绞尽脑汁。

联合国司令部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中华帝国海军各大舰队的主官以及英法等国海军主官也都列席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