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2)

长安 启夫微安 3275 字 9天前

且不说姜怡宁此举外人如何看姜怡宁出嫁如此仓促。外头的纷纷扰扰,都扰不了郡主府分毫。长安当乐子听过了便放一边,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公主府那边,姜怡宁又被罚了禁闭关在落花院。长公主如今提及姜怡宁,浑身都在抖,恨铁不成钢。关于疼爱的养孙女的亲事,她其实早有打算。之所以憋着没提是爱孙心切,想多留两年。但谁知这养孙女生根本体会不到她的拳拳爱护之心,一幅怕她忘了她的样子,不声不响的,居然跟周德泽珠胎暗结。

等长公主发觉,木已成舟,她腹中胎儿都快两个月了。

姜怡宁自然还是老一套,又是哭又是寻死的,闹得长公主疲惫不堪。可事已至此,除非一碗药灌下去弄了孽种,姜怡宁只能嫁入周德泽府中。

说到这事儿长公主就气得胸口发闷,周德泽府中正妃侧妃都早已齐备。姜怡宁进府,只能已侍妾的身份。这哪里使得?怡宁虽不是姜家血脉,但也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姑娘。长公主哪里舍得她这般委屈?自然是千方百计拿捏周德泽,做抉择。

这般一来二去,周德泽无法,只能寻了个借口叫其中一位侧妃犯下大错,撤了她的妃位。而后再让后来的姜怡宁来填补这一空缺。

且不说这般行径抢来的妃位,姜怡宁在周德泽心中是何等印象。就说姜怡宁尚未进府便得罪了那位撤出妃位的钱侧妃,她未来的日子必定十分精彩。这些都是长安所不知的。长公主为了这事儿,重新审视了姜怡宁的脾性。

别的不说,单怡宁这份功利之心和霸道秉性,叫浮于表面的温婉再也遮不住她的本性。

与安王之事相比,姜怡宁的这点事儿都不算事。不得不说安王的声望确实不错。他的事儿都过去三个月,朝堂这些时日是颇为紧张的,甚至剑拔弩张都不为过。

明德帝优柔寡断的性子,通过这件事展露无遗。安王的案子至今为止,没有结果。但若说明德帝原谅了周修远,也不是,他的态度至今没有缓和的迹象。就这般耗着,不惩治也不放人,还不准人擅自提起,一提便怒不可遏。

正当安王一系的人都以为周修远就这样子被关到死了,可四月底的时候,明德帝却又毫无预兆地将周修远给提出了天牢,召进宫中。

父子俩时隔小半年再见,关在御书房密谈。屋中只留父子二人在,连贴身大监梁博都打发出来。谈了整整一下午,谁都不知他们谈了什么。只知次日,明德帝罢朝一日,领着一小队人微服去了京郊白马寺静坐去了。

一个来回后,便以雷霆手段发落了武家上下。

说来,武家上下也是悬着心在等候发落。武德妃是外嫁女,但一日姓武,便终身打上武家的烙印。她与安王苟且,便是武家的错,是武家教导无方。

既然教导无方,自然要为教导无方付出代价。

武家长子原本年前准备出仕,经此一事,入朝无望。武家子弟中不乏有志之士,也因她之故仕途尽毁。武家的姑娘就更不必说,名声尽毁。再没有那个世家愿意定武家的姑娘,便是之前定过亲的,也在想方设法地退了亲事。

武家本是京中名门世家,一流世家。却因武德妃失德,一事一夜之前跌出一流沦为三流。武家上下哭都没眼泪,可又无法子可想,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而周修远本人那日后,又被关押回了天牢中。还是那个牢房,连位置都没变一下。

渐渐地,安王一系的人也消停了。上蹿下跳地运作营救,五月初之后就忽然没了动作。京城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眨眼的功夫,长安十五岁生辰快到了。十五便是古代姑娘及笄成年的标志,及笄之后,便可准备出嫁事宜。

出不出嫁,长安如今也没那么多执着,左右换个地方住而已。

周和以这人虽说寡言冷淡了些,但经过这些时日的接触,长安也算摸透他的脾性。跟个野猫似的,亲近不来却十分护短。并非表面看来的目下无尘。他高傲任性,做事不畏人言。正式如此,他怕也是这个封建社会唯一一个会坚持一夫一妻的人了。高傲的秉性叫他看不上许多人,这般,他说绝不会毫不讲究地弄一堆莺莺燕燕来碍长安的眼。

长安对此十分满意。不用跟人分享夫婿,后院十分清静消停,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哪怕夫婿需要时时梳毛捋也无妨,废这个心,可比嫁给后院乱糟糟的任何人都强太多。

这段时日,周和以不知在忙什么,已有三四个月没露过面。

长安别的事不关心,周和以的事儿却还是很放在心上。奈何她关心也无处可关心,周和以的行踪,连方自仲都摸不清。不是没去溧阳王府瞧过,每次溧阳王府上下都一幅讳莫如深的模样,她也打听不到什么。

耐着性子等消息,期间公主府和苏家都来了人,央长安过府办及笄宴。

长公主因为侧妃一事对姜怡宁冷了心,自然将心思又放回了亲孙女身上。但她经历了这些糟心事,身子骨儿不大好。关心也没法来郡主府,只得打发孙嬷嬷游说,请长安回公主府操办。

苏家也是一样。

苏老太太自那日与长公主闹翻,就卯着一口气。为了叫外头的人都知道,长安不缺长辈疼爱。这般长安及笄礼,她读者一口气是亲自要接过担子,亲自替长安操办。

古代的及笄礼都是由长辈来操办,长安琢磨了一日,直接选了苏家。

长安这段时日也与苏家走动,一来二去的,也有些了解。苏家大房虽是苏老太太亲生,但因着秉性,颇不得苏老太太的喜欢。连带着大房的那些子嗣,一样不得喜欢。

至于苏家大房不待见长安,这点就更不必担心。但只要老太太人还在,大房的人顶天了都翻不出浪花。

除了见到了膈应,主要大房的人膈应长安。长安对他们的感觉倒是还可以,毕竟恶意都摆在脸上的人也没多少城府,比心理蔫着坏可好相处多了。

转眼就到了及笄的日子,始料未及的快。

既然选择了在苏家办,长安早几日,就带着陆承礼去苏家小住。那厢长公主本为长安选苏老太太不选她暗恼,发誓决计不会踏入苏家一步。但真到了这一日,她还是没做主,一大早便乘车去了苏家。

☆、第八十六章

像是为弥补或者是做给京城看低长安的人瞧, 苏老太太特意将长安的及笄礼办得十分隆重。苏家是书香门第, 自祖上三代起就是京城的名门望族。苏老爷子是当世大儒,苏家二爷是骊山书院的山长,一家子不说桃李满天下, 朝中至少一小半的官员是苏家的门生。苏家男人身上虽无功名, 个个名望地位十分高。

苏老太太的刻意相邀, 苏家的请帖, 被邀之人自然都乐得给这份面子来凑这一份趣。于是长安生辰这一日, 苏家车马盈门, 宾客如云。认识的,不认识的,围坐一堂。

长安在皇室宗亲中名头不显, 来的宾客也大多是官眷和京城有名望的有识之士。但皇室宗亲的人没到多少, 除了几个走动过一两回的,大多都没露面。没露面归没露面,在溧阳王的面子上,没来也纷纷备了生辰贺礼送来。

这些自有苏家人安排,不必长安操心,她只需沐浴更衣之后在东屋等时辰到了露面即可。

按照规矩,礼赞之前, 家中姊妹可在东屋作陪。但是苏家的姊妹素来与长安不亲近,这段时日走动频繁也亲近不起来。只是碍于苏老太太的要求,她们才不情不愿地来东屋。来自然不能空手,每个人还得备一份像样的生辰贺礼。

好东西见多了, 长安其实对这些东西早已都不看重。但在开口之前,她忽地觊到苏家几个姐妹仿佛割肉的神情。坏心眼儿蹭地一下冒出来,长安半点没推辞。故意一一拿出来品鉴一番,再笑眯眯地收下。

果然才收下,有几个心思浅的苏家姑娘,脸色就更精彩了。

头发披散着,不能走,长安于是就拿眼睛去瞥几个表姊妹。事实上,因着自小没一起长,大了也没怎么见过,彼此都没什么共同话题。苏家姐妹嫌弃长安粗俗不通文墨,长安也懒得跟她们咬文嚼字。坐在一处,相顾无言。

最后长安瞧时辰差不多,大家松了口气,各自就散了。

人一走,没多会儿就有苏家的下人来告知长安,可以起身去。红星红月红雪搀扶着长安去到场地,正宾,客人依次就坐观礼位。互相落座之后,宣布开礼。

给长安行及笄礼的是京城有名的全福人,也是皇室宗亲。事实上,原本最应该给长安主持及笄礼的人是长公主或者苏老太太。但长公主是因为姜怡宁的事儿闹得祖孙形同陌路,长安不希望她来。而苏老太太则是自觉身份不够,想外孙女的及笄礼风风光光,特意豁出去脸面,请来了京城身份高福气好的人来替她。

苏老太太请的是轻易不出门走动的晋安老王妃,可见是卯着一口气要替长安挣一分体面。

不仅仅晋安老王妃,长安的及笄礼,无论笄者,观礼人,器物陈设,还是礼器,无一不是顶好的。哪怕是小到一个奉罗帕和发笄的托盘,也是再讲就不过。无一处不精细的结果,就是今日来观礼之人,都体味到了苏家对这外孙女的看重。

苏老太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