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东征日本(二)(2 / 2)

大明官途 高月 2207 字 16天前

陈万里用千里眼观察了半晌,他已经确定岛上再也没有士兵,而几十架投石机也被炸得粉碎,没有什么力量再能阻拦明军登6了,他立刻下令道:“靠岸登6!”

明军有绝对的武器优势,现在人数又远远多于敌军,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关键是取得胜利耗费的时间和己方的伤亡程度,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伤亡人数为零。

一艘小船从福船上方向来,几名士兵上前来寻找靠岸的地方,很快便找到了一处登6点,大船可以直接靠到岸边,一艘一艘的大船缓缓靠岸,开始有士兵列队从船上下来。

石堡离岸边约三里地,从石堡的高处,可以很清晰地看见明军上岸的情形,大内开拓眼光闪烁不定,似乎在考虑什么。他看见上岸的明军人人肩上扛着一根长长的黑棍子。刀不像刀,矛不像矛,更不是明军最犀利的火铳,观察了一会儿,他忽然下令道:“所有有弓箭的士兵都随我前去袭击明军。”

他也知道,这座石堡中粮食和水都不足,不可能长期坚守,明军只要围困不打,要不了几天,他们就会不战自溃,偏偏大内义弘那边不知道伊歧岛上生的事情,不可能来支援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奇袭明军,或许能夺下一艘战船,这样至少他就能逃出伊歧岛了,尽管可能性很小,但大内开拓决定破釜沉舟地试一试。

石堡的大门开了,约一千日军士兵手拿长弓,斜背箭壶,腰中挎刀。跟着大内开拓向岸边冲去,他们却不知道明军还有一副千里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到了陈万里的千里眼中,陈万里见敌军前来袭击,他立刻下令道:“命上岸士兵列队,准备射击。”

他下达了命令,令旗招展,先期上岸的五百名士兵在一名千户的指挥下,迅列成了三排,前排士兵手中的燧枪刷地端平,半跪在地上。枪托顶着肩窝,瞄准了正飞奔而来的日军弓箭手。

这时船上所有的士兵和军官都站在船舷上,屏住了呼吸,许多人都是上船后才听说有这样一种新式火铳,他们都渴望着看一看这种新式火铳的威力。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这种枪明显只能射一颗子弹,和传统火铳一次数十弹的散射相比,它的杀伤面要小得多,再加上装弹点火的时间,怎么可能比得过火铳。

日军使用的弓箭是长弓,弓身较大,箭杆细而且很长,有效杀伤射程在五十步左右,必须靠近明军才能射击,大内开拓见明军人数只有他们一半,而且都半跪着不动,这就是给他们当靶子吗?他心中大喜,立刻狂吼道:“冲上去射!”

日军成群结队地冲上来了,他们嚎叫着,拉弓搭箭,一边跑一边准备放箭,已经有性急的人开始放箭了,密密麻麻的箭在空中飞舞,但五百明军皆一动不动,枪口在耐心地等待着一批猎物的上门。

就在日军还相距有三百步时,明军忽然开火了,一排清脆的枪声,仿佛炒豆一般,只见火枪中冒起一排淡淡的青烟,冲在最前面的近百名日军皆一头栽倒在地,就仿佛中了魔法一样,不仅大内开拓大吃一惊,连船上的明军也惊讶万分,传统的火铳射击时火焰喷出,阵势和声响都惊天动地,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子弹群在空中疾飞,虽然声势很大,但射程却不远,不过百步,和传统弓箭相比是靠杀伤面大而取胜,而且装药点火之繁琐,还远远不如弓箭。

接下来的情形更让士兵们惊呆了。一排退下,二排上,又是一阵射击,日军再倒下百余人,接着三排上,而刚才的二排已经装好了子弹,半跪下瞄准待射了,根本不需要点火,他们的转换度就仿佛走马灯一般,行云流水,没有半点滞碍,瞬间便射完一轮,开始二轮、三轮、四轮,敌军才跑了不到百步,他们就已经转换了四轮。而这时,准备突袭的日军弓箭手已死伤近半了。

“回去!回去!”大内开拓挥舞着手臂拼命叫喊,他已经意识到,再冲过去只会全军覆没,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举起了燧枪。长长的枪管瞄准了正在挥动手臂的大内开拓,他扣动了扳机。

“混蛋!他们拿的到底是什么?”

大内开拓大声叫骂着,他刚一回头想细看,忽然,他呆住了,他的脑门正中出现一个血洞,他眼睛中的光泽迅黯淡,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头部,他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眼睛空洞地望着天空,他直到死也不明白,明军手上拿的究竟是什么?

由于主将身亡,日军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又重新逃回石堡中。这时明军大队人马登6了,数千大军将伊歧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数十门大炮被推了上来,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石堡,就在这时,石堡门忽然大开,一队队日军士兵开始举着手走出来了,他们一个个面带惊恐,不知等待着他们的命运会是什么?

………………

三天后,李维正率主力船队驶过了伊歧岛,继续向南进,二天早上,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的四月二十五日,一万名装备精锐的大明军队在倭寇的老巢,日本九州肥前国登6了,而另外的一万人则依然停留在海面上,等待着更好的战机。

此时,日本北朝的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正亲率十万大军直扑九州,前来救援岌岌可危的大内义弘,企图从菊池清雅手中夺回九州。而南朝的良成亲王也率四万军从四国岛向九州方向急赶而来,他们仿佛在进行赛跑,就看谁抢在前面。

但无论是足利义满还是良成亲王。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一支奔袭万里的军队已经抢在了他们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