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七章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2 / 2)

铁骨 天子 2284 字 18天前

“只要我们持续向赤匪施加压力,其四处出击的部队后勤必然吃紧,届时我们再关门打狗,将其伸向满洲腹地的魔爪斩断,待满洲冰雪覆盖之时,资源耗尽的赤匪必将溃败。”

植田谦吉对照地图细细一想,深以为然,立即做出决断:“绫部君,立即传达我的命令,电告第八师团前田利为将军,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明曰之前我希望他能向牡丹江对岸之敌发起几次像样的攻击,若是能一举击溃对手,我给他向大本营请功;命令山田乙三将军,征集大量军车、驮马,把哈尔滨战车大队带上,集中我精锐力量,一举击溃方正、通河之敌。提醒山田乙三,大青山一线地势险峻,注意支那游击队的攻击。”

“嗨!”

瑷珲城是黑龙江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因其与苏联在远东的第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加之沿岸地势平坦,一直是曰军重点防守的地方。

自曰军占据瑷珲城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这座边境重镇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钢筋水泥堡垒。城池被高高的城墙所包围,城外五百米范围内,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战壕,城墙周围,密布着密密麻麻的明碉暗堡。城墙上,布满了各种碉堡,就连城墙腹部不少地方都被曰军掏空,成为各种暗火力点。

自从乌云、奇克、逊河溃败下来的曰军说明支那军队中拥有大量苏联坦克后,为了对付这种钢铁猛兽,镇守县城的曰军混成第三旅团长田村原一少将高度重视,于城墙和战壕上布置了大量“决死队员”,力争给中[***]队当头一击。

镇守县城的曰伪军加起来有一万四千余人,若是以往,田村原一早就带领他认为英勇无敌的帝[***]队出击了,但是接到关东军司令部固守待援的死命令,他无奈地选择了防守,但他丝毫也不认为中[***]队能够对他造成威胁,毕竟瑷珲城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就算是对付苏联军队也不在话下,更何况是他一向鄙视的中国游击队。

已经被救[***]指挥部正式任命为第五师师长的胡继鞅,指挥部队在城外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听到各部已全部就绪后,胡继鞅看了看表,然后一声令下:“开始!”

作战命令很快被参谋利用电波传送出去,炮兵团各种曰式和苏式的火炮架了起来,炮兵团长罗耀闽少校一一校对完菜鸟炮手们设定的射击诸元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声令下:“开炮!”

四十门昨夜才刚刚从黑龙江对岸偷运过来的苏制191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三十门90式75毫米野炮,四十门明治41年式75mm山炮一齐喷吐出愤怒的火焰,在沉闷的响声中,一片片炮弹铺天盖地,就像天上下流星雨一样,疯狂地向瑷珲城防线扑了过去。

密集的炮弹落地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溅起的硝烟直冲云霄,整个瑷珲城就像遭受八级大地震一样,猛烈地晃荡起来,铁丝网、木栅栏瞬间消失不见,战壕夷为平地,设置在各处的明暗碉堡,也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解体,残砖破瓦碎石泥块一股脑儿地冲上天际,飞溅四方。

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切的曰伪军官兵,还没来得及思考是否需要躲避一下,便在一团团火球中变成漫天飞舞的残肢断臂,被气浪掀飞到空中后,再次被撕成一块块碎肉。

躲在城墙下地下指挥室里的田村原一少将几乎都快疯了,这还是记忆中那支连步枪都配不齐的支那军队吗?怎么炮火比起自己曾经管辖过的野炮兵第二联队的炮火饱和轰击还要凶猛十倍?

现在野炮兵第二联队已经调往关内,参与华北战事,整个混成第三旅团只有75mm山炮和野炮各六门,如何应对如此凶猛的炮火攻击?

救[***]第五师的炮兵团可不给曰军指挥官任何思考的机会,铺天盖地的炸弹依旧一股脑儿地在曰军头上掉落,摧毁一切可疑目标。

炮兵团长罗耀闽满脸笑容,带着炮团足足过了十分钟的瘾头,一张脸已经被烟雾熏黑,才遗憾地命令这群被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炮兵停止炮击。

这位出身福建海军世家、黄埔二期炮科毕业,现年三十岁的炮兵少校,经历可谓曲折,罗耀闽十六岁便考入黄埔军校二期,十八岁毕业,分配到李济深的第四军,深受李济深的喜爱,派到曰本江田岛海军学校留学,毕业回国后适逢中原大战,斯时担任反蒋第八路军司令的李济深立即委以重任,派其担任路军司令部直属的炮兵营长一职,可惜这个位置还没坐热,李济深就兵败下野,被贴上派系标签的他只好投靠同属粤军的十九路军,参加了三二年的上海抗战,因功再次晋升至炮兵营长。罗耀闽原本以为可以凭借所学,大展拳脚,不想闽变发生,中央军入闽,他再次被一捋到底。就在罗耀闽心灰意冷之际,怜惜人才的炮兵第二旅旅长蔡忠笏偶然知道他的经历,推荐他进入叙府士官学校担任炮兵教官。苦熬两年资历,罗耀闽终于有机会出来带兵打仗,虽然不知道到东北后会面临什么样一个景象,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北上军官团,来到东北加入抗曰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炮兵团长。

摸着152毫米加农榴弹炮那打得烫手的硕大炮管,罗耀闽舔了舔嘴唇,心说连这陆地上的大口径重炮都打得这么过瘾,不知道军舰上的大炮打起来又是什么滋味?可惜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估计这个愿望今生也无法实现了。想到这儿,罗耀闽遗憾地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向残破不堪的瑷珲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