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求女 赵熙之 3043 字 12天前

李淳一颔首,叫谢翛先去办。

得了令,日暮后便沉寂的皇城诸司又忙碌起来,这一忙就到五更二点,承天门上的大鼓毫无动静,城门坊门也因敕晚开,坊街里时不时有金吾卫骑马驰过,激起尘土一阵,混着昨夜火灾过后的焦臭味,实在难闻。

百姓在坊门口排起长队,等门开的同时又喋喋议论道:“瞧见那边贴的海捕文书没有?上头那人以前可是都督,且还是已故太女的丈夫,听说在山东恶事做得多了,被先帝降罪,本要押送回京,半途却佯死逃了,眼下带着人四处纵火扰民,真是可恨!”、“可不是,昨日闹了一夜,金吾卫却一个活口也没捉到,据说不是逃了便是吞毒死了。”、“依某看,留在城里作乱的皆是些小卒子,文书上的那贼哪,怕是早就逃出城去了!”

“让路!速让路!”

一众人正说着话,就闻得喊令与马蹄声急促传来,匆匆分成两路避让,只见红衣金吾卫骑着高马直奔坊门而去,后边拖着的囚车里竟关了个活人。

坊卒急忙忙打开门,诸人也趁机往外挤。人群一阵哄乱,对街开的宗宅大门口却安安静静停了辆马车。宗国公一言不发登上车,宗如莱犯了错似的跟上去,坐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原来昨日宗国公歇得早,宗如莱没及时将宗亭失踪一事告诉宗国公,直至晨间吃饭才说了此事,宗国公自然气急黑脸,拄了拐杖就急忙忙地要进宫去。

日头升得愈发高,蝉鸣声中多了几分烦嚣之意。马车穿过宽阔坊道奔向朱雀门时,仍可看见南衙卫队巡逻的身影,俨然有全城戒严之态。

李淳一彻夜未睡,一手是南衙巡捕的进展报告,一手是安西最新的军情奏抄,没有一处顺当如意。内侍送了早膳来,却不敢贸然询问,只悄悄放在一旁便又退回去。他抬头望去,外边除了侍卫仍没有旁的身影,这便意味着京兆府仍未查问到有用消息。

然只分神的工夫,就闻得外边传来通报声:“宗国公求见——”

这边还未给回应,那厢“咚咚咚”的拐杖声却是愈近愈急迫。李淳一从军情奏抄中抬起头,宗国公已是带着宗如莱怒气冲冲地来了。

拐杖击地声顿住,宗国公站定,只将气稍捋,便指了宗如莱、面向李淳一质问道:“这样大的事,这孩子不懂事不与我说,殿下竟也不知会老臣一声吗?!”

☆、第65章 筑前路

宗国公近来旧疾复发,一气急,便紧握住拐杖猛咳,日益老浊的眼也逼出通红血丝来。

李淳一放下手中奏抄从容起身,道:“国公请坐。”

内侍赶紧却搬条案挪垫子,宗国公却双手撑住拐杖不动,压下咳嗽追问道:“人找得如何了?”

“在找。”李淳一答。

“如何找?像这样满京城翻?元信会留在京城等着被抓?”宗国公说话时白须微颤,语气更急,分明是对李淳一表露出不满,而这面上的不满又似乎是有意的刁难。一大早就如此咄咄逼人地来讨要说法,他一方面是担心宗亭安危,另一方面也是不确信李淳一具备上位者的能力与手段——怕她慌乱无措,也怕她无计可施。

李淳一见内侍已将条案软垫摆好,遂看向宗如莱,示意他扶宗国公坐下。

宗如莱得了暗示,连忙上前扶住宗国公。宗国公不客气地睨他一眼,还是不肯坐,这时候却闻得李淳一道:“昨日出事是在未时后,一行人等若要在短短两个时辰内离开京畿之地,无太大可能,因此严查京畿关隘仍是必要。”她取出压在奏抄下的字条递给内侍:“这是元信所留,请国公过目。”

内侍赶忙将字条送到宗国公面前,宗国公快速地眯眼一瞥,确实未能从其中再寻到更多讯息。如此看,李淳一此般寻法似乎也无可指摘。但他面色仍是难看,咳嗽亦愈加剧烈。李淳一待他咳过这一阵,接着道:“昨日已向关陇传了信,如此也好应对‘元信以相公性命来挑拨关陇’的可能。”

李淳一这番话是将此事往里再推进了一层,可见她对元信的意图有更深入的考虑,也证明她清楚宗亭在关陇军中是何等的分量。

宗国公听完她所言,稳了稳气息,反问道:“元信早不抓人晚不抓人,偏等到这时候,殿下可想过其中缘由?”

李淳一自然想过!其一,当时在山东为控制元信,他们给他服了药,过了这么些时日,他的身体也正当是痊愈之际,这时行动更为方便;其二,近来正是西北局势最紧张之时,如她昨夜收到的军情奏抄上所言,关陇往西的安西军正疲于应对外敌,自顾不暇之际,自然不可能如以往般向关陇支援;其三,她尚未登基、在京中还没能站稳脚跟,朝中随时都可能生出新动荡来。

所以此时为乱关陇,会让西北这团乱麻愈发扯不清,带来难估量的损失。

宗国公见她面上并无惶惑之色,便明白她是清楚个中缘由的,遂也不再故意逼她,面色稍缓,竟是撇开宗如莱的手,主动在软垫上坐了下来,并同如莱道:“你去外边待着。”

宗如莱松一口气,正要往外走,却发现几个内侍也退了出来,可见李淳一有事要同宗国公私下商量。一行人甫出了殿门,庑廊西侧就有人匆匆跑来,向李淳一的内侍递了奏抄,压着粗气禀道:“京兆府刚递的,说是晨间捕的活口,审出些眉目就立刻送来了。”

内侍不动声色接下,又入殿将奏抄递进去。

天地愈燥,宫城桃花早已凋尽,只剩纹丝不动的绿叶与即将成熟的寥寥果实。而通往凤翔的官道两旁,风却挟着女贞树上残存的花束恣意舞动。一行商队疾驰在宽阔驿道上,看起来与其余商队并无不同。忽然,领头那车停了下来,后边诸车也纷纷停下。

有一人从领头那车里跳下来,径直朝后边一辆货车走去,指挥小厮掀开遮雨油布,从中抬下一只大箱。他俯身撬开那木箱,拨开上面所铺稻草,才显露出一只硕大麻袋。

那麻袋一动不动,旁边小厮只嘀咕了声“呀,不会给闷死了罢”,便立刻得了狠狠一瞪,周遭顿时没人再敢多嘴。

“抬去前边!”那人一声令下,俩小厮立即合力抬起麻袋,吭哧吭哧将其运到领头那辆车上去。那人又重新登车,三五下除去袋口麻绳后,里边的人才终于露出了面目——

正是宗亭。

而解开这袋口的人,便是易了容的元信。

宗亭动也不动,蜷了将近一夜的身体已经僵硬,他不想浪费力气。何况元信先前给他灌了药,说什么“李淳一在我身上做过的恶事也得让你尝尝滋味才解恨”之类,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要让他体验一番“难动弹”的痛苦。

他不仅无怨言,还极度配合元信,反令元信无端窝火。

这时他被困麻袋之中却一脸的甘之如饴,更是教元信反感。元信踹那麻袋一脚,宗亭这才抬起眼皮,悠悠忽忽看向对方。

关陇山东针锋相对多年,这两人素来水火不容。宗亭现下端出这般态度,实在没有半点“袋中囚”的觉悟。

“滋味怎样?”元信压下心头一撮火,以“占尽优势”的口吻问他。

“往凤翔这段路修得不太好,颠。”宗亭嘴皮翻动,却已经判断出现在走的是哪一段路。末了,他扯了扯嘴角,甚至教起元信来:“既然你要押我去陇右,那我劝你走泾原、再取南北道(会州、兰州两驿道)往凉州去。为何呢?因这样走只有一千八百里。但你眼下却是打算从凤翔往陇州、出大震关、由秦州入凉州,这样得走两千里,且要多经几道关隘,若半途被查出来,岂不是乱了你大计?”

他俨然一副陇西主人的姿态,语气欠揍,但显然狠狠踩了元信痛脚。毕竟他对陇西的熟悉程度远远甩了常人一大截,又何况元信这样初次入陇的人?

元信突然一撩帘,一小厮立刻朝这边跑来。元信寡着脸吩咐:“让他闭嘴!”小厮立即扯了团布,按住宗亭脑袋往他嘴里一塞,倏地退了下去。

往宗亭嘴里塞的这布团,仿佛也将元信心头的一撮火往下压了压,让他重新掌握了主导。

他看向宗亭道:“李淳一辛苦了整晚,却一个活人也没抓着,也不知眼下有无进展。倘若抓到了活口,恐怕也该知道我押着你往西边去了。安西军正同吐蕃打着仗,伸不了援手,凉州、肃州现下只有一介莽夫与一个奶娃子,你说李淳一会怎么做?”

说话间他取了手边匕首,耐心地擦着刃口:“她慌也好,不慌也罢,但她不会袖手旁观。只要她征调府兵往西北去,朝臣就会不安,你的关陇军也会全力对抗。哪怕她抢先通知了你那表弟,你表弟会信她吗?关陇旧部会信她吗?”

宗亭说不了话,他也不想说话。

这时宫城里的日头忽被滚滚浓云遮了,天边起了一丝风,户部、兵部尚书正应诏匆匆忙忙赶往延英殿。两人上了玉阶,户部尚书抬手迅速抹了抹鬓角的汗,压着声音问旁边的兵部尚书:“倘殿下要征发府兵,有多少可征?”

“你当真是未雨绸缪哪,还不知要不要征,难道就已想着备军需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