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爷子已经四十多岁了,这个年龄放到现在来说只能算是一个中年人,放在官场上还能算年轻干部,但是放在大唐来说,绝对的老人家了,日日操劳之下,人已经变得老气横秋,原本乌黑的头发中也有了一些白丝,拄着手杖,绝对不像个年轻人。
齐家是个家底殷实却没什么地位的小家族,之所以没什么地位,就是因为家中是做生意的,还是帮一个大世家做生意才得以生存的,从齐老爷子的爷爷开始,已经是第三代了,齐老爷子年纪也很大了,看样子撑不了几年了,主家那里都已经来人要询问下一代家主的人选了。
其实哪里有什么人选呢?哪里有什么需要选择的呢?因为齐老爷子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其他的儿子,两个女儿都是才出生没有多久的,还是个孩子,完全担负不起家中的责任,所以这个家主的位置除了儿子还能有谁呢?既然如此,主家何须派人询问?
原因就出在这个儿子的身上。
这儿子呢,自幼就很聪颖,得了主家的看重,得以进入主家的家族学府读书,这在齐老爷子看来那是天大的恩赐,因为这年头能读书的人那都是天上文曲星,家里面出了一个读书人那是无上的荣耀,都可以去祖祠祭祖了,齐老爷子自己也不过是识几个字,颇有些头脑,这才继承了父亲的任务,为主家经商赚钱,做的还是不错的。
主家允许这儿子入府读书。也有表扬齐老爷子大半辈子兢兢业业的意思在里面,事实上一个大世家不可能只有一个触角家族,齐家只不过是数十上百个触角家族里面比较不错的家族而已,这也只是惯例,主家也觉得读过书的人更适合为家族服务而已,即使如此,也足以让触角家族感恩戴德了。
这儿子也争气,读书读得很不错,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据说因为他的优秀。主家甚至一度有考虑让这个小子入朝为官。做个小官,为主家服务,但是因为齐家只有这一个继承人,为了家族的利益。这才放弃了这种想法。而且商人出身子女入朝为官。这也的确让主家很是为难,齐老爷子大为失望,但是也不愿放弃。连纳两个小妾,连生了两个女儿,没能生个儿子,于是这个儿子只有继承家业,继续做商人,而失去了做官改变人生的机会,为此,齐老爷子非常沮丧。
齐老爷子的沮丧,那个时候的儿子还不能理解,而且那个时候的儿子突然迷上了音律,也不知从哪儿得来了一把古琴,一天到晚在家里面弹琴,读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音律方面的书籍,不管家业继承,也不读书,齐老爷子气不打一处来,多次和儿子产生争执,最后一怒之下把那把古琴砸碎,把两本音律书籍付之一炬,儿子深为愤怒,当天夜里不辞而别,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杳无音讯,齐老爷子自己也非常的后悔,后悔一怒之下做出了那种事情,在儿子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主家来人,齐老爷子这才知道古琴和音律书籍都是儿子在主家的老师送给他的,老师很看好他的天赋,却因为他要继承家业不能继续读书而感到可惜,便把古琴和音律书籍相赠,希望他可以修身养性,时时自勉,就算是不能继续读书,也不要放弃对于人生的感悟。
齐老爷子悔不当初,遣人四处搜寻儿子的下落,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最后一个派出去寻找的小厮在离家西面八十多里的一座山底下发现了一只带血的鞋子,旁边都是血迹,还有破碎的衣服,唯独不见人,便回去报告了,这鞋子正是齐家儿子的鞋子,这下子大家都知道齐家唯一的儿子应该是没命了,老夫妇两个抱头痛哭,无济于事,这三年来不断努力,却依旧无所出,眼看着家族传承断绝,主家很有可能收回给家族的任务,这样一来,齐家也就完了。
齐老爷子为此事深感忧虑和哀伤,却无可奈何,想要从旁系兄弟那里找来一个儿子过继一下,继承家业,却没有人愿意,这年头,人们都瞧不起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就是大家族的一只狗,能做人谋生,谁愿意做狗?更别说朝廷连续出台了军事大学条例和纵横司条例,平民子弟也有了直接做官的机会,谁还愿意做商人?
大家委婉的拒绝了齐老爷子的要求,齐老爷子心急如焚,主家来人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眼看着就要强制收回生意了,却在这个档口,家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
“请问,老丈是否有一独生子,唤作齐备?某四处打探,这才打探到了此处,还望老丈告知。”王辉的运气不错,一路顺利来到了齐备的老家,然后找人打听,这一打听,就打听到了,当年齐家大郎离家出走然后身死的消息可是风传一时,大家都还有印象,只问了一个人,就找到了齐家所在地。
王辉让手下人找一间邸店住下,然后自己带着两个随从就来到了齐家,要拜见齐家家主,见面之后面对着齐家家主的疑惑,王辉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所来的意图。
齐家老爷子心神剧震,儿子已经死了三年,为何,为何还会有人来找自己,还提出了儿子的事情?难不成,有什么幺蛾子不成?来者不善?
老爷子立刻警惕起来,问道:“足下所言,究竟是为何?老朽的确是有一子,名唤齐备,乃是老朽嫡长子,但是三年前已经坠崖身亡,足下此来,究竟是有何意图?”
王辉心中叹息,这个事情一说出去,估计对于齐家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好事情。试想一下,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三年,结果却又得知自己的儿子还没有死,还活着,这种消息绝对是好消息,估计能乐死人,但是随后又将得知自己的儿子犯了死罪,还是谋逆大罪,这又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