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岳麓弃徒2(2 / 2)

定河图 楚遗舟 1252 字 26天前

司马牧云的大儿子司马任侠,也是一个热血男儿,喜爱武艺,虞怀沙便抽空传授剑法给他,二人成为至交好友。

虞怀沙还建言司马牧云,从岳麓书院中选出身材健壮的弟子,秘密传以武功,如此一来,即便行走山川大岳,岳麓弟子遇到歹人,也能保护自己,而不至于束手就缚任人宰割。

自此以后,岳麓书院才有了“明里习文、暗中习武”的传统,传承数十年而不绝。

可以说,岳麓弟子的武功大多出自虞怀沙。

二十年走南闯北,二十年风雨飘摇,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司马牧云的华发,也让虞怀沙从俊俏的少年变成了鬓角灰白的中年汉子。

《定河图》绘制完毕的那一天,也是师徒决裂的时刻。

虞怀沙认为,他们已经卧薪尝胆二十余年,时不我待,既然《定河图》已经绘制成功,就应该立即号令文丞相旧部,联络天下反元势力,揭竿而起。

他觉得天下汉人仇元已久,只要他们振臂一呼,必然应者云集,星星之火立成燎原之势,把元庭驱逐出汉人的家园指日可待。

而司马牧云认为,《定河图》虽成,但也需要借助时势方能成就大业。当今天下,元庭力量正盛,版图之大、兵力之强、人口之众均处于鼎盛时期。而文丞相旧部,大多年迈,反元力量更是寥若星晨,大势未成,不可轻举妄动,动则徒做无谓牺牲。

司马牧云认为虞怀沙轻率。

虞怀沙感到司马牧云年岁已老,早已没有当年的豪气,不敢冒险一搏。

师徒在此事上看法大相径庭,谁也不能说服对方,终于就此反目,虞怀沙愤然离开岳麓。

如果虞怀沙只身离开,也不会有后来的纠葛,他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一个人。

他带走了司马牧云的长子司马任侠。

严格的说,不是虞怀沙带走司马任侠,而是司马任侠跟着虞怀沙离开的。

那是司马任侠三十多岁,血气正盛,在父亲和虞怀沙的争论中,他认为虞怀沙是对的,坚定地站在了虞怀沙的一边。

他和虞怀沙一样认为父亲就是年龄太大,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反元大业需要靠他们这一代了。

离开岳麓之后,虞怀沙和司马任侠果然立即联络天下仁人志士,于大德三年在太湖起事。

他们的兵马一度达到一万余人,先后在常州等地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官兵。

虞怀沙和司马任侠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受到太湖义军的鼓励,各地豪杰蠢蠢欲动,

虞怀沙派到各地联络的人,陆续带回了好消息,各路豪杰愿意起兵呼应,结成同盟,共伐元庭。

然而好景不长。

朝廷派出以藤甲骑兵为主的重兵围剿太湖义军,双方实力太过悬殊,一时危急万分。

坐等官兵来攻,无疑被动挨打,毫无胜算,虞怀沙凭借绘制《定河图》时的记忆,决定在江苏北部,利用有利地形地貌,主动出击,与安徽、湖北、江西即将举事的义军对官兵形成合围态势。

为了把决战的地点放在江苏北部,太湖义师挥兵北上,要把三倍于己的官兵顶住,等待友军的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