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唱片行业(2 / 2)

……………………

……………………

“别想那么多有的没有的,你觉得,咱们要不要搞一个唱片经纪公司?”赵浮生想了想,对姜闻说道。

他之所以想起这个事情,是因为刚刚在饭店的时候,看到一群小孩儿举着海报,上面几个来自棒子国的偶像形象,让他想起现在好像正是韩流盛行的年代。

说起韩流,这个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韩流一词最早由华夏这边的媒体提出,后被韩国媒体及学术界广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国文化产业的输出。韩流现象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韩国百变天后李贞贤是把韩流引入华夏第一人,并引起轰动,其次是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在华夏播放。随着韩国歌手在华夏舞台的出现,“hot”、“nrg”、“东方神起”等韩国流行组合歌手的名字在华夏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青少年对韩国影视明星和歌手的兴趣和关注,形成了一股韩国流行歌曲、电视剧以及韩国影视明星的热潮。

华夏一些报刊把这一现象称为韩流,韩国媒介则把这一叫法接了过去。韩流似乎越涌越急,并向越南、蒙古和港岛等国家和地区扩散。韩流滚滚,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日趋多样,一些青少年从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听韩国劲歌,追星,进而发展到追求韩国的商品,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二手车、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

与此同时,一部《大长今》也将韩国饮食带到我们身边,韩式烤肉和韩国泡菜等渐渐走进我们的餐桌.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星,甚至专程到韩国旅游,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不过,韩国文化界和经济界的一些人士对韩流能持续多久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韩流现象只是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青少年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经济能力很有限。此外,他们还担心华夏政府会对韩国大众文化过多地进入采取限制措施,并忧虑韩国文化界拿不出更多的吸引力的精品而使韩流失去后劲,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但事实上,赵浮生却知道,在国内的“限韩令”出台之前,韩流在华夏这边一直发展的都很好,一代又一代的韩国偶像和演员们,接二连三的来华夏捞金,甚至有人直接喊出“如果没钱就去华夏”的口号。

更有甚者,韩国娱乐圈的辱华行为接二连三,可是却总有那么一些脑残粉,依旧在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辩护,什么艺术没有国界,什么我自己追星,和国家无关。甚至一些公众人物,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诸如给韩国艺人下跪的某白痴主持这样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甚至于,还邀请人家韩国艺人上春晚,理由是对方在国内人气高。

有时候,不怪人家瞧不起我们,而是因为我们当中的某些人,真tmd没有尊严。

而现在,赵浮生想的很简单,韩国人可以来赚华夏人的钱,凭什么自己不能去赚他们的钱?要知道,在韩国搞经纪公司,可是很赚钱的。

而且韩国现在喜欢玩文化输出,一个劲的向国外推广他们的偶像和影视剧,既然这样,在赵浮生看来,这个钱自己也可以赚啊。

找个韩国经济公司收购,然后培养一批明星出来,什么大腿时代,什么二代女团,三代女团,全都收入囊中,这种投入低见效快的商品,赵浮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而且就算成不了顶级女团,哪怕是二三线团队,到时候也可以跑商演赚钱,一旦团队成员年纪大了,无法吸粉了,那就迅速淘汰,继续打造下一个队伍。

所谓偶像歌手,到了千禧年之后,已经成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尤其是那些宅男宅女们,更是被迷的不知所谓。

人数多,技能多,各种各样的都有,简单来说,就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样的情况下,粉丝钱包里的钞票,就会像流水似的进入自己腰包的。

想一想,赵浮生心里面就美滋滋的。

这世界上的道理,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屁股决定脑袋,究竟是水路还是旱路,有时候往往取决于最有需要的那个人是基还是鸡。

姜闻这时候却一脸茫然:“为什么要做唱片公司?国内的环境可是很不好的。”

他这是实话,要知道,华夏唱片行业自从磁带的普及之后,就越发艰难,层出不穷的盗版手段,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唱片歌手们,一个个跌落神坛。

当年动辄百万销量,如今连十万都卖不上。

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行业的衰落,诸如摇滚和校园民谣这种小众歌手,更是日子艰难。除非是矮大紧或者汪半城那种家庭条件不错的选手,否则绝大部分的歌手,现在都是艰难度日。

而这个时候,赵浮生居然想要进军唱片行业?

老姜同学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朋友,坚定不移的劝阻赵浮生,不要做出错误的决策来。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