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94 字 12天前

这大概就是天意。荀谌站在廊下,看着庭院中的鲜血,暗自叹息。

刘和悲伤过度,痛哭至脱力昏厥。荀谌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寸步不离。半夜时分,刘和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旁荀谌靠着榻假寐的身影。见荀谌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刘和心里感到一丝暖意,对荀谌的不满烟消云散。他本以为荀谌已经被孙策收买,此时会弃他而去。

“友若。”

刘和叫了两声,荀谌一惊,霍然惊醒,连忙坐了起来,揉揉眼睛。见刘和虽然双目赤红,面色憔悴,神色却还算平静,他如释重负。“将军,你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大悲伤胃,大怒伤肝,没有好身体,不管是报仇还是雪恨,你都难以为继。”

“友若,我要进攻孙策。”

“嗯,我明白。”荀谌点点头,伸手将刘和扶起来,伸手取来一份文稿。“我已经拟好了方案,供将军参考。”

刘和接过文稿,却没有看。他看着荀谌。“你……不劝我向孙策求和了?”

荀谌静静地看刘和。“将军,我依然劝你向孙策求和,但是我知道我劝不住,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为将军谋划攻伐之策。”

刘和慢慢垂下眼皮,看着手中的文稿。荀谌移来灯,将灯芯拨亮了些。刘和慢慢看完,眉心微微蹙起。荀谌的方案做得很细,各种数据列得很充分,即使不考虑巨型投石机和大船,仅从双方的兵力和粮食储备来看,孙策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一战凶多吉少,最理想的状态也不过据城而守。除了几个重要的城池,其他地方就只能拱手相让。就算孙策最后无法破城,下邳、广陵也会蒙受重大损失,元气大伤。别说杀公孙瓒为父报仇,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不好说。

刘和收起文稿,闭上眼睛,重重地喘了几口气。他指指榻边,示意荀谌坐下。“友若,说来听听,为什么你建议我向孙策求和,除了投石机和大船,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荀谌诧异地看了刘和一眼。刘和之前一听到求和二字就炸毛,现在却想听听他的意见了,着实出人意料。他迅速组织了一下语言,轻声说道:“将军,你觉得孙策和公孙瓒是盟友吗?”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常言道,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绝。孙策与公孙瓒非亲非故,只不过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才相与连横。即使如此,公孙瓒桀骜不驯,不识大体,难以合作,孙策只会利用他一时,形势一变,他们必然反目成仇。”

“形势会变?”刘和缓缓睁开眼睛。“你是说,袁盟主会败?”

荀谌看着刘和,嘴角微挑。

刘和眼神闪了闪,明白荀谌的意思。他自己也对袁绍没什么信心,否则便不会想在徐州自立门户。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刘虞担任幽州牧,袁绍无法直接掌握幽州,反而有求于刘虞,他才有机会脱离袁绍。现在刘虞已死,幽州落入袁绍手中的可能性大增,他却失去了强援,再想和袁绍分庭抗礼,无疑是一个极不明智的决定。

他一定要杀公孙瓒为父报仇,自己的力量不足,就需要援兵,现在的区别是向袁绍求援,还是向孙策求援。荀谌说袁绍会败,他却觉得袁绍的胜算更大,尤其是在他牵制孙策的情况下。

不过,他和荀谌在这一点上有分歧,恐怕难以达成一致。荀家弟兄叔侄分投四主,荀谌既然离开了邺城,就不会再支持袁绍。他肯定不会希望袁绍取胜。

“我再想想。”

荀谌也不争辩。“将军好好休息,不管是战是和,都需要一个好身体。”荀谌从一旁取来一只锦盒,又端来一碗水,打开锦盒,药香四溢。荀谌取出一丸药,化在水中,然后自己喝了一口,将剩下的送到刘和面前。“将军,这是南阳本草堂所制的安神丸,郭嘉所赠,效果不错。将军服上一丸,睡个好觉。”

刘和沉下脸,瞪了荀谌一眼。“好你个荀友若,有这等好药,为何不早分我一些,到现在才拿出来。”说着,端起碗,一饮而尽。又拿起锦盒,凑到鼻端,闻了闻,赞了一声:“南阳是药乡,名不虚传。以前就听说本草堂所制的伤药疗效奇佳,孙策军中常备,不意还有这样的好药。友若,你平时读书谋划,甚是伤神,能不能找郭嘉买一些这安神丸。”

荀谌笑了。“多谢将军美意。不过这安神丸不对外售卖,眼下只有各部军谋才配给。就连在襄阳著书的蔡伯喈想求一些,也要托他女婿周公瑾的面子。”

刘和很惊讶。“这么珍贵?”

“郭嘉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我估计此药于孙策而言,与巨型投石机和万石大船没什么区别,都是利器。”

刘和心头一黯,沉默了片刻,强笑道:“那我倒要试试成色。”

第1153章 严畯

刘和服了药,很快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觉得精神状态恢复了不少,这安神丸如荀谌所说,的确有奇效。

刘和对巨型投石机和万石大船将信将疑,但是这一粒安神丸却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孙策的实力。他有过统兵作战的经历,知道战事紧张的时候,不管是统兵大将还是谋士,那种高度紧张,时刻准备着意外发生的日子太难熬了,就算睡下也常常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眼,很多决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犯错在所难免。如果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无疑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和相信了荀谌的判断,决定委曲求全,向孙策求和,避免与孙策交锋。当然,他也没有彻底放弃袁绍,在派人向孙策求和的时候,他也写了一封亲笔信给袁绍,表示自己接到噩耗,悲痛过度,卧床不起,暂时可能无法出兵牵制孙策,请袁绍做好应变措施。

消息同时用快马送出。

平舆靠得近些,豫州境内又有保存相对完善的邮驿系统,道路状况也维持得很不错,即使是要求最高的六百里加急也可以实现。使者严畯进入豫州境内后,一路急行,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到了平舆,送到了孙策的面前。

孙策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兵力调整,各部移防,粮草、军械的调配,每一样事情都要他最后拍板,即使三十多个军谋已经全部到岗,他并不需要处理所有的细节,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他甚至想,难怪昏君那么多,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扬州、荆州的事大多还不需要他处理,真正需要他全面负责的不过豫州,已经忙成这样,将来真要坐了天下,哪能忙得过来。

得知刘和同意请和,孙策并没有太多意外。早在刘和收到消息之前两天,他就收到了公孙瓒击败、杀死刘虞的消息,并和郭嘉等人进行了分析、推演。郭嘉等人多少有些意外,他们没料到刘虞会这么弱。孙策也有点意外,但没郭嘉等人那么严重,因为原本的历史轨迹就是如此。他本以为有刘备帮忙,又有袁绍为外援,刘虞优势明显,应该会好一点的。没想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还是把刘虞直接碾成了渣。

由此可见,虽说牙齿强而易落,舌头弱而长存,但牙齿和舌头真要杠上了,倒霉的一定是舌头。

当然,公孙瓒这颗牙齿也不会舒服太久,他犯了众怒,马上就要成为人人喊打的老鼠。希望麋竺已经收到了他的回复,能够及时调整计划,抢在袁绍之前和刘备结盟。

自己种的苦果,含着泪也是咽下去。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不能让袁绍顺利的占据幽州。

对于刘和的反应,孙策本想趁此机会发起攻击,迅雷不及掩耳的干掉刘和,解除后患,却被郭嘉拦住了。郭嘉说,刘虞死了,刘和有丧在身,这时候进攻刘和不合道义,除非他主动进攻。犯了众怒,就算能取得一时胜利,也会失去人心,下邳、广陵甚至整个徐州都会因此仇恨你。再说了,现在出兵,就算击败刘和,下邳、广陵也是陶谦的,不如留着刘和。

孙策反复权衡后,接受了郭嘉的建议,传令鲁肃,让他驻扎在钟离,按兵不动。攻击虽然暂缓,但他也不会如此轻易的放过刘和,不咬他两块肉,让他痛一下,他不会长记性。

看完刘和的求和信,孙策轻轻哼了一声:“刘幽州战亡,的确令人伤心,不过刘公衡率胡骑入豫州,杀戮数以千计,豫州百姓所受的痛苦又该如何补偿?”

严畯很年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长得很秀气,说话也不紧不慢,轻声曼语。“礼不伐丧,就算将军欲为豫州百姓讨还公道,也应该等丧期结束吧。”

“这个没问题,我可以等他丧期结束。”孙策早就做好了预案,也知道这位严畯是个书生,学问好,却不是一个适合做使者的人。刘和派他出使,不知道是看中了他的礼学造诣,还是无人可用。“可是有些人,我要刘和立刻交给我。”

严畯一路走来,打了不少腹稿,都是为了说服孙策接受刘和的请和,不攻击刘和,没想到孙策根本没纠缠这个问题,一口答应了刘和的请和,让他的准备落了空,却又提出了其他的问题。他不知道孙策会有什么要求,但他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孙策显然早有准备,他提出的要求也必然是让刘和无法拒绝的。

“将军说的是……哪些人?”

“与袁绍勾结,攻没县国,杀害令长的人。”孙策勾了勾手指,朱然递过一枚纸,放在严畯面前。严畯低头一看,心中暗自叫苦。这枚纸上列了十几个人的名单,有一大半是他认识的人,都是投奔刘和的豫州世家。

“孙将军,这恐怕不行,他们依附刘将军,刘将军有保护他们的义务,不能背弃他们,否则有违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