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1 / 2)

李副厂长不动神色,心里对苏家屯的实力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之前看着苏青玉同志总是和他们租借东西,还以为他们大队和其他农村大队一样,穷的叮当响,没想到家底还挺厚。发展的还不错。

在学校看了一圈之后,苏青玉和苏卫国就请李副厂长去吃午饭。

为了招待李副厂长,食堂还给他单独做了一顿带点油水的。

咸鱼腊肉的搭配,让李副厂长知道,他们不是没吃的,是平时吃不完还得腌制起来放着。

吃完饭之后,李副厂长心情也好,“你们那个榨油厂是怎么安排的?”

苏青玉就把开荒种油料的事儿和他说了。

这一茬因为有试验田,种子都是最新的,所以就先种一小茬玉米,一大茬大豆。后续套种冬黄豆和油菜。都是能榨油的。

而且榨油厂榨油厂开起来之后,大队以后其他田地也会用来种油料,以后他们就以产油为主了。

李副厂长道,“你们不种粮食了?”

苏卫国道,“种,当然种。缺啥种啥。”

苏青玉笑道,“肯定能保正吃的粮食的,其他的咱再继续开荒。待会儿带您看看咱队里从省城带回来的农用机械。”

“你说是那些那些在农村使用的机械?”

“是啊,才从海城弄回来的。还别说,咱这阵子用了,觉得挺不错的。”

李副厂长还真的感兴趣了,他们机械厂也是生产机械的。

对这种海城大厂生产的东西当然也好奇。

也不耽误了,李副厂长喝完最后一口茶,就提出去看看机器。

看完之后,他得赶回去和厂里汇报情况,赶紧商议出个结果,省得耽误了大队的大事儿。

苏青玉边领着他去看机械,边道,“不着急,咱这榨油厂啥时候开都行。”

苏青玉又让守仓库的社员展示了一下从海城弄回来的机器。

李副厂长惊喜道,“还真能节省人力。不过看这些用料应该不便宜。”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都要两三百了。这些机械里面还有别的技术。

苏青玉道,“因为是旧的,买的时候也不算特别贵,就是如果真用起来废点油,地里干活的机器都是烧油的。就一台脱粒机能用电。”

“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李副厂长就叹气,“也只有那些大厂做这些东西了,我们是做不了的,没这技术不说,做了也卖不出去。可不是所有大队都和你们一样能买得起。他们估摸着宁愿多生几个孩子干活。”

苏青玉见听出李副厂长也有些心动的想法了,就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底气了。

“李厂长,其实你这种想法就错了。反而就是因为他们穷,所以机械厂更应该多生产这样的产品。”

李副厂长道,“为什么?”

苏青玉道,“你看啊,咱县里是不是都穷,为啥穷,还不是因为土地不肥沃,种啥都只能混个温饱,赚不了多余的钱。不像有些地方,年年大丰收,吃不完能卖给公家粮站换点钱。要是咱县里都能用上机械,能多开荒,哪怕不大丰收,人均也能比往年多收成一些,这是不是大好事?”

李副厂长有些尴尬道,“好事是好事,可是咱厂里也不宽裕。也要养工人。”

意思就是,咱也不是真的无私奉献的。

苏青玉笑着点头,“我懂,都是要养一堆人的,咱就是有心无力是不是?但是这件事儿对你们是完全有利的啊,你们完全可以开一个附属的服务公司。就叫做支援农村机械建设服务公司。生产一批农用机械,到时候针对全县进行收费服务。这样大队他们也不用花一大笔钱来买这些机械,而你们也能多扩展一个业务。这些机械用旧了之后,可以折旧卖给那些大队。你想想,咱县里多少大队需要用到这些机械啊,再加上我们大队这个案例在前进行宣传,绝对你们忙的喝水的机会也没有。”

苏卫国听着云里雾里听不懂,但是就觉得特别厉害。感觉好像对农村的大队都很好。

李副厂长听着心情慢慢的变得澎湃起来了,“你的意思是说,和之前租出去的那一批加米设备一样?”

苏青玉笑道,“也差不多,只是加米设备毕竟覆盖面太小了。几个大队公用一个加米厂。很多大队也不需要加米设备。但是如果是农用机械,那就不一样了。每个大队小队都是需要的。关键是,你们开了这个服务公司,不止能增加工人岗位,还能将一部分闲置的工人利用起来。”

这可让李副厂长更心动了。

管后勤自然也管工资发放那一部分。这些年来厂里效益不如从前了,很多工人在岗位上面就是混日子的。要是能把这批人给用起来,给厂里创收。”

“最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机械厂的缘故,让宁安县的公社大队都丰收了,你们说,县里领导还能不念着你们好?”

这会儿李副厂长都有些坐不住了,愣是想回去赶紧汇报这个情况。

不过一瞬间,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了,“这个……估计有些难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作为县城机械厂,全国范围来说就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厂子了。他们就是捡些别人不要的技术来生产东西的。压根不具备研发能力啊。那些大厂表面上是都属于国家财产,兄弟姐妹是一家。但是实际上也是各忙各的。想找他们要点技术,那是难如登天。

苏青玉道,“你们没有?那没关系,反正我们有。你们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

李副厂长惊讶道,“你们有?你们哪里来的?厂里卖旧机器还能给你们技术?”

“那倒不是,是这次我们队里花钱买了这些东西,都觉得太贵了。也不知道贵在哪里,就让我们队里的下放的老知识分子来看看。人家以前就是搞这个的,研究之后就给画了图纸了,还说这机器不大适合我们这个地形用,他又改动了几个地方。我琢磨着我留着也没啥用,你们要是用得上,就拿去用。咱也不说啥钱了,你们直接给咱们提供一批机器就行了。我们用个三五年的,就还给你们。也不占你们便宜。毕竟咱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大队,咱用得好了,你们再拿我们队里的发展状况做宣传,那也对你们效益有帮助。”

一批图纸,换一批机器用个三五年……

李副厂长微微一琢磨,就一个大队,也用不了几台机器,三五年的用完之后,还能收回来继续用。亏不了多少。反而是如果图纸真的有用,生产了机器,那就对厂里有大帮助了。

不过他又想到一个关注了,“……老知识分子?还能这么用?”

苏青玉严肃道,“咋不能这么用了,我们要从体力到脑力都进行劳改,让他们彻底的融入劳动人民中来,不让他们有时间惦记别的事儿。这不,研究完之后就去开荒了。”

李副厂长佩服道,“难怪你们队里发展越来越好,真是一点好处都不放过的。”

“这还不都是为了机械厂?好歹这么深的交情,你们对咱这么照顾,是不是?”

李副厂长挺感慨,当初虽然是因为海城机械厂的领导的介绍,才对苏家屯进行了帮助,但是到现在来看,他们也不算吃亏,不止从海城机械厂接了一些大单子,还从苏家屯也得到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