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她和钱父成亲那会,家里日子是紧巴,没什么钱,就连请乡亲们吃饭的酒席钱都是借的,可好歹钱父仍是凑够了二十桌,这么多桌席面需要不少钱,在那段十分艰辛,吃不上穿不上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家会这么摆阔。
这时候礼钱也和后来不一样,大家拿的少,来吃的人多,像一些家穷的甚至就是带一把菜几个鸡蛋。要是有正式工作的工人还好说,来的都是同事,礼份子钱肯定不少。可偏偏钱家和李家都是农民家庭,不认识几个工人,自然收到的礼金就少。
所以乡上有些穷人家结婚是摆不起酒席的,或者摆酒也只会少摆几桌,叫上直属亲戚,要好的朋友热闹一番就算了。而这些人的朋友因了解这对亲人的情况,也就不会拖家带口,一来把全家都带过来。否则人来太多了,席面大了,有些人家就要因此背负一笔巨额外债。
因而,钱家这样阔绰的席面,一时间令李翠在左右邻里面前很是风光了一阵,后来许多新成亲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羡慕她来着。
可是这次和她刚成亲的丈夫,竟然没在村中摆酒席,只把两家人叫过来一起吃个饭就算完了。
李翠委屈的哭,“我整整小了你十五岁,咱两差这么多我还不顾父母反对执意嫁给你,图什么,不就是图你曾对我说过以后一定对我好。结果你就是这么对我好的,连酒席都不摆,你叫我以后在娘家在村中怎么能抬起头?”
汉子闷头抽着旱烟一声不吱。
李翠气不过捅了他一下,“你倒是吱个声啊。”
半晌,汉子才闷声闷气道:“我娘说了,咱们是二婚,丢人,就不摆酒了。”
“可成亲前明明不是这么说的,咱们都商量好了,至少摆八张桌,结果一张都没有。”
汉子又没动静了。
却是门外的婆婆听见了,立刻尖着嗓子道:“真不害臊,前头男人刚死没一年就改嫁人,也不嫌磕馋。你不要脸,我们家还要脸呢。还寻思摆酒席,还当我们家娶你回来不够丢人啊!”
这要是前婆婆敢这么说她,李翠早就骂回去了。事实上,她前婆婆也不会这么对她。她的前婆婆钱老太是乡上有名的和善人,对谁都笑眯眯的,就是家穷,即便他钱家人品不错,可许多人家仍是不愿意把姑娘嫁进这样的人家吃苦。
后来经人介绍,李翠认识了钱父,嫁了进来,钱家好不容易说上媳妇,就菩萨一样把李翠供了起来。
一开始还好,李翠在娘家也是吃过苦的,特别珍惜这段日子。可时间久了,钱家人一直把姿态摆得太低,李翠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天上没有地下难寻,谁娶到她,都是那家人的福气。更是把钱父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
直到钱父去世,真正嫁进这家,她才发现,她并没有什么特别,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哄着她供着她。甚至这家人还因为她是二婚而非常嫌弃她。
李翠自己也知道她这是二婚,绝对不能再离婚,否则绝对会被人讲究死,收敛起了以前的脾气,也不敢和婆婆大声顶嘴,就怕婆婆一个气不顺逼着这任丈夫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