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搬上影幕(1 / 2)

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56集“老大的幸福”电视连续剧,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与轰动效应,这部电视剧反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作者通过兄弟几个的家庭婚姻生活揭示了现代社会几种人的生存环境,老大靠手艺吃饭,属于社会底层,代表60年代人的实际,不懂得如何的炫耀自己,应酬别人,默默奉献的一代人的楷模。

这些六十年代的人没有什么人生的远大理想抱负与追求,靠手艺活得也一样滋润,准时上、下班,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业余时间步入熟悉的街道公园与晨练的人取乐,老大天生一副乐观向上平和的心态,对生活没有什么抱怨:遇事会这样想,顺其自然,适者生存。

在小城区每天过得悠然自得还十分的惬意,喜欢说书,但他并没有刻意追求,只当成娱乐身心的把戏,喜欢编纂见闻,经常有人群围着他缠住地让他说一段。

有一天他意外地捡到了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为剧情的演义埋下了伏笔,在没有人要的情况下,老大收养了这个孩子,可孩子好动,喜欢踢东西,敲打物件,逐渐地发现孩子的音乐天赋。

老大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捡到孩子,可怜、同情心占据了上峰,并且收养了这个捡到的还是智障的孩子,作者围绕老大生活平铺直叙。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规矩,老大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把兄妹养大成人。为此耽误了婚姻大事,但他依然是乐观。在兄弟姐妹当中有父亲一样的权威。

排行老二的兄弟中最能干,经过多年打拼,成就了一番事业,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成为了浪尖上的人物,家簇新型企业家的代表,财大气粗逐鹿中原。

身上带着傲气与傲骨与大人物的表现如出一辙的霸气,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的样子,老二的人生观透着暴发户金钱万能的铜臭气,老大喝酒心脏病突发被送进医院,老二竟然幼稚地说,不惜一切代价给予最好的治疗,世上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来生命的,亲情上可以理解的。

老三是位职员,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混得不错,凭着岁月的煎熬,带着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傲气,想凭借实力做什么,可官场上的风波与行为令他感觉到无奈,不得不向世俗低头。

老四身上有某种艺术的天赋,认为是为艺术而生的人,在演艺界梦想混下去成为电影明星,为争取一部片子的主角的角色,不得不走经济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老四不得不去找老二帮忙拉赞助费。明码标价,谁赞助多谁担任主角,可是老四演艺功底不扎实导演对演员的挑选比较刻薄,不是谁都可以饰演,所以让老四必须拉到足够的赞助费。

冯路他收敛了记忆,回到现实生活中,单位的大楼红外线旋转门不停的转动,吞进吐出来来往往上下班的人,和一些来这里办事的人,人对这样的装置不在稀罕了。

矗立的高层办公楼,进门厅的两侧是楼梯和电梯间,电梯间的情形更加的有意思,相识与不相识的人彼此挨近的程度可以闻到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怪异的气味,特别是炎热的季节香味与臭味混在一起发出难闻刺鼻的臭味,让人尴尬。

电梯间彼此相识的,不熟的,不同年龄等级的男女老少,各种表情各不相同的人有正统的、耷拉着脸和脑袋的人、面壁的、瞅脚尖的人,也有极尽奴颜媚骨之人,一副奴才嘴脸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