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辉煌不再(2 / 2)

乱世侠影 古道牧星 1046 字 27天前

人口的锐减与经济的破坏相伴相随。据载,在潼关和虎牢之间方圆数百里的土地上,居然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天宝初年登记的人口有一万多户,而到了安史之乱结束时,竟然只剩下不到两百户了,锐减程度令人咋舌。

昔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庶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的萧瑟景象。大唐帝国日薄西山,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唐廷为了尽快平息叛乱,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的兵马全都调返内地,造成了西北边防的空虚,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劲敌吐蕃趁虚而入,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取了陇右和河西走廊。双方争夺多年的安西四镇也全部落入了吐蕃之手。夺得河西走廊之后,吐蕃开始对帝都长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西南方面也不消停。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南诏王阁逻凤派兵进攻嶲(gui)州,夺取会同军(四川会理县),进据清溪关(四川越嶲县北、大渡河南),“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南诏再攻唐境,破越嶲,唐都督被擒,唐兵全部被掳。南诏两次取胜,颇立声威,西服寻甸、裸形诸族,南败骠国(pio,在今日缅甸),俨然成为西南的强国,对大唐西南边境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在东北方向上,由于叛军三镇主力主力南下,剩余的力量并不足以有效抵御契丹,契丹的势力得以迅速渗入塞内,并不断发展壮大。大唐建国以来一百多年的遏制努力至此全部化为泡影。契丹最终成长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宋建立之初面临的主要敌人就是契丹建立的大辽国。

随着各地叛将望风而降,如何处置这些降将,就成了大唐朝廷的当务之急。既然号称既往不咎,当然应该将伪燕降将全部留在原来的岗位上,为帝国继续履行职责。

代宗经历了太多的事,对战争无比厌恶,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儿不如彻底没事的原则,凡是能够尽可能地消弭隐患,尽快地平息祸乱的方案,便是好方案。所以,仆固怀恩继续留用这些叛将的提议呈上后,代宗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结果当然遂了这些叛将的意,接下去就简单了,薛嵩复任相州节度使,管邺、卫、邢、洛、贝、磁六州;田承嗣复任魏博节度使,掌魏、博、德、沦、瀛五州;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担任成德节度使,控恒、赵、深、定、易五州。这三位节度使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河北三镇”的开创者。这三镇半割据势力,名义上尊大唐为正统,实际,趁着唐室衰微,“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逐渐把本镇的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统统抓在手中,“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