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只会慢慢凋零(1 / 2)

静州往事 小桥老树 2151 字 2天前

大家都沉浸在手术成功的喜悦之中,只有王晓注意到张晓娅是搂着王桥脖子在跳。

张晓娅随即也发现与王桥的动作有些亲密,赶紧松了手,调皮地道:“这个咒语立了功,以后就归我使用了。”

王桥道:“这是通用咒语,都可以用,但是最好少用,一次不用最好。”

张晓娅这才醒悟过来,吐了吐舌头,道:“是,以后一次也不准用。”

医生等到众位家属高兴了一会,道:“脑出血后,不管如何医治,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以后要注意恢复性锻炼。我们后面处理完,还有一些时间。”他出来通报了基本情况,

张晓娅的奶奶金贤惠激动地道:“人活着就好,人活着就好,哪怕坐轮椅,只要活着就好。”

张晓娅扶着奶奶,道:“你别太激动,等会血压就要高了。”

金贤惠道:“高了就高了,等会吃药就行了。”

王桥肚子忽然发出咕咕响声,由于大家都顾着高兴,各说各的话,倒没有人听到肚子里面的响声。王桥道:“各位长辈,时间不早了,大家肯定肚子饿了,就先去吃点东西。”

吴立勤看了看表,道:“确实有点晚了,我和小娅留下来守着,你们都出去吃饭。”

张大山这时接到了一个电话,道:“国栋和冉苹都到了,我给他们说了,让他们暂时都不用进来,我们到外面和他们汇合,先吃饭。”

王桥主动道:“那我也留在医院,多一个人跑腿,办事方便一些。你们几个长辈回来,我和张晓娅再去吃饭。”

王晓原本准备留下来陪同张晓娅,见弟弟主动提出,便退到父亲身边。

张大山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意见,他客气地道:“你就辛苦了,有事打电话过来。”

王桥道:“应该不会打电话。”

张大山道:“嗯,最好不打电话。”

张大山安排两个小辈守在这里,让老婆陪着妈妈和王永德,便快步走出大门,去接王国栋。近期各省组织部长都有轮换,传闻广南是和山南轮换,这个传闻的可靠性比较高,也就是说,王国栋极有可能到山南省出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他如今是山南电力系统的第一副手,要进一步却是难度不小,但是有国栋这个组织部长在山南,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几个长辈离开后,张晓娅回想起自己刚才搂着王桥脖子不停地跳,心中就涌现出一阵异样。有了点异样以后,她反而矜持起来。

两人坐在手术室门口,不交谈,反而显得很尴尬。

王桥主动道:“你们辅导员是谁?”

张晓娅道:“这学期换成了陈刚,他也是你们的辅导员吧。”

王桥道:“陈刚算是师兄,也算是老师,他是留校后当我们的辅导员。”说起陈刚,他就想起陈刚骑着自行车,从东城之东跳了那种舞回来时的情景,以及他写告状信夺了留校名额之事。

张晓娅道:“我们女生都有点烦他,他这人经常动不动就到女生寝室来,还喜欢和女生单独谈话,所以我们女生就给他起了一个妇女之友的绰号。”

“妇女之友,这个绰号倒是传神。”王桥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道:“陈刚的人品不怎么样,你别和他来往过多,敬而远之。”

聊了一会,张晓娅自在了许多,不再去想自己搂着王桥脖子使劲跳这件事情,笑道:“我又不当学生干部,也不入党,基本不和陈刚接触。他有一次找我谈话,我就装病,没有理他。”

王桥道:“我读书的时候,和黄老师关系挺好,经常到他家里去。”

张晓娅观察老师的角度与王桥完全不一样,道:“黄老师是系领导,架子很大,平时板着脸,不太跟学生说话。”

王桥笑道:“我们说的是一个人吗,在我印象中,黄老师和学生接触很多啊。”

张晓娅道:“你是学生干部,黄老师肯定就喜欢你们,和你们说话多很正常。我是普通学生,他才懒得和我们说话。”

正在这时,王桥手机响起,是吴立勤的声音:“小王,我给你们在馆子炒了菜,就在医院门口最大那家餐馆,很别致的名字,叫‘能吃就好’,你让晓娅过来提。”

王桥挂断电话,道:“我到门口去提炒饭。”

爷爷被救了回来,张晓娅心情不错,道:“你给我炒个鱼香肉丝,最下饭。”

她望着王桥挺直的背影,心道:“王桥这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无趣,比起陈刚那种学生干部要强得太多,难怪小昭喜欢他。”

王桥来到‘能吃就好’餐馆,在雅间找到了张大山等人,意外地看到王国栋坐在父亲身边,冉苹和吴立勤坐在一起,连忙招呼:“国栋叔,叔娘,你们是什么时候到的?”

王国栋道:“刚到不久。”

冉苹道:“我们说先去看老爷子,大山非要拉着先吃饭。”

张大山道:“王桥和晓娅在门口守着,我们现在去也见不到人。我爸是救回来了,以后可能就是要坐轮椅了。”

王国栋安慰道:“我们都要想开一些,老一辈终究要走的。”

他突然说了一句英语:“oldsoldiersneverdie,theyjustfadeaway)”又解释道:“这是国外的一句歌词,意思是‘一个老兵永不死亡,他只是淡出舞台’,或者翻译为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用这种话来宣告军旅生涯的结束。我们两家的长辈都是光荣的老兵,他们凋零实际上是与牺牲的战友们会师。这其实不是我的意思,是我离开家时,我爸托我带给你们的话。”

张大山跟着复述道:“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用在他们身上倒真是贴切。”

在以往的经验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总会反复出现纨绔子弟这几个字,说得久了,王桥也受了些影响。但是在与张大山、王国栋等典型官二代接触过程中,他发现文学作品里刻画的人物颇有些千人一面,是对生活没有更深入了解、缺乏洞察力的作者们的“陈词滥调”,是一种最简单脸谱式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