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廷清见皇帝似乎不信,便又道:“祈南王一直在训练军队,手下兵将骁勇善战,且熟悉当地水陆地形,而我军将士初到那里便因水土不服生病而导致体力受损,之后疲于征战,一日未得休息,因此才屡屡吃了败战,实是不占天时地利的缘故,并不是我们有意为之啊,请父皇明察!”说着几欲泪下。
皇帝心下暗想,此事只有两种情况,要么阳廷清与阳廷明确实未与祈南王勾结,谋反之说只是谣传;要么阳廷清也是被阳廷明蒙在鼓里,因而不知谋反之事。无论是哪一种,眼下不可能从阳廷清身上得到什么线索了,只能再寻他法。
因此皇帝便下了龙椅,一步步走下玉阶,亲自扶了阳廷清起来,温声道:“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方才也是忧心前线战况,又听人传言,才有此一问,不是有意要怀疑你与你四哥,你不会怪罪父皇吧?”
阳廷清连忙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愿父皇知道我们对朝廷的一片忠心,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我们不但不敢做,连想也未曾想过。”
皇帝便安抚道:“朕相信你。这半日你也累了,先回王府歇息罢,有事明日再议。”
阳廷清便答应着告退下去。
皇帝看着他离开,慢慢走回了龙座上,叫心腹大太监过来磨墨,准备写诏书。
太监便依言过来磨墨,皇帝便拿下笔架上一枝紫毫,停顿了片刻有些疑虑的道:“四皇子心意难测,又接连让城池失守,朕打算换个人过去,依你之见,如今在京城里的几位皇子中,谁可担此大任?”
“阳廷清和他关系好,就算知道了什么,难免会包庇着他。”皇上皱着眉头道。
太监是个乖觉人物,也见过不少世面了,对朝廷中事也颇有些自己的见解,因此皇帝有事不决时便往往问问他的意见。此时他一边磨墨,一边思量,答道:“老奴私心以为,七王爷去最好不过,先前的洛城虫灾一事,他处理得很有魄力,办事果决,再者就是,京城的爆炸事件虽是棘手,他却是智慧过人,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了,这份从容不迫远胜旁人,因此在百姓心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皇帝觉得有理,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太监便道:“民心定则天下定,眼下四王爷是否真有谋反之心且不论,仅是连失五城一事已让百姓惶恐不安,因此老奴以为,事不宜迟,皇上可命七王爷去往前线指挥战事,则百姓之心定矣。”
“最重要的是,七王爷和四王爷关系并不好,定然不会包庇着四王爷,六王爷和七王爷关系甚好,七王爷日后做一个将臣……这一次对抗祈南王便是很有利于的。”太监点到为止,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皇帝也清楚。
皇帝仔细一想,觉得阳廷京确实是最好的人选。正如太监所言,阳廷京在百姓中甚有威望,且为人温厚稳重,可托大事,便提笔在事先拟好的圣旨上填了阳廷京的名字,若是以后将皇位传给星儿,这老七也可以帮助星儿。
阳廷清回了五王府后听说他府上的凤侧妃居然把他宠爱的姑娘给送去了青楼,当即大怒要打死凤侧妃,众人拦着阳廷清这才没有下了狠手,询问着凤倪烟把人送到哪里去了。
凤倪烟笑了,很是嘲讽的说道:“她现在不过是个被千人骑的婊子罢了,你还想要她?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