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亏得胡氏这些时日流水一样的补药吃食送进来,阿谣的身子好了不少,如今已经来去自如。

她这些时日虽窝在映月阁,不过多少也了解了一些卫国公府的规矩,知道公府教养子孙要勤勉,要求家里每个人都要早起一道用早膳。

阿谣前些日子卧病在床未能去,如今已大好了,自然不能拖着不去。

是以,这日她便天还没亮就起了个大早,到院子里的小厨房精心熬了汤品,做了茶点。

阿谣心灵手巧,从前为了讨好林妈妈,后来为了讨好裴承翊好生学了些手艺,各种精致的早膳、糕点几乎是信手拈来。

约莫瞧着时候差不多,阿谣便叫丫鬟端着她做的早膳,一路往公府饭厅而去。

……

饭厅内,除了阿谣以外,卫国公府的其他主子此时已尽数落座,正看着早膳一样样地上桌。

不过,今日的早膳样数不知为何少了一半,显得偌大的桌子空荡荡的。

赵氏还没看桌上的菜点,又是注意到今日给阿谣留的位子还是空的,她向来嘴快,张口便来:

“二妹妹的身子还没好利索么?回来这些时日了,还未与全家一同用过膳呢。”

她是嘴快,对阿谣倒是没什么恶意,胡氏便只淡淡回应道:

“谣姐儿性子内敛,还不适应,再等等吧。”

两人正说着话,倏然被旁边的姜谈打断,只见他掩面打了个哈欠,然后指着桌子问一旁的张婆子:

“这怎么今日的早膳就这几样?”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一下子全落到张婆子身上。她是胡氏身边儿得力的助手,府中许多事情都由她管着,其中就包括膳食这一项。

张婆子一听二少爷这话,忙答:

“这是二姐儿昨晚递来的吩咐,至于为何,奴婢就不知了。”

能被称作“二姐儿”的,除了刚刚回府的阿谣,再没有旁人。在座众人听到这话俱是一愣,一时不知道阿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些面面相觑。

阿谣掐准了时候进来,一进来,就落落大方给在座几位行礼请安。

然后才道:

“未经长辈们同意擅自做主是阿谣唐突了,只是各位长辈百般照顾,阿谣身无长物,便下厨做了些早膳,但愿诸位长辈不嫌弃。”

胡氏一时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还是卫国公开口:

“好孩子,快,快坐下。”

“是。”

阿谣在赵氏身侧落了座。丫鬟们这才一样样将她做的早膳放到桌上。那些食物从食盒中端出来,还热腾腾的,飘着浓浓的香气。

与桌子上膳房做的吃食放在一起,不说别的,单是卖相就已经全赢了。

食物一碟碟端上来,倒是叫这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勋贵人家的主子也看愣了愣。

莲子百合红豆粥、枸杞黑豆薏仁汤、豆腐虾仁烙饼、牛肉汤面、芝麻糯米饭团、南瓜豆沙饼、牛肉烫面小笼汤包……

样式繁多,色泽新颖,精致又浓香,一时间,谁都没有先动筷。

阿谣顿了一下,然后才试探着拿起汤勺,盛了小半碗牛肉汤面。

在座众人,包括两位长辈俱没有动筷,只有阿谣抬手盛汤,委实有些不大好,一旁的赵氏忍不住提醒:

“二妹妹刚刚回府,想来有些规矩……”

她的话还未说完,却见阿谣将手中的碗递给身后的丫鬟,先是冲她淡然笑了笑,然后才道:

“二少奶奶说的是,阿谣出来乍到不懂规矩,日后还要烦长辈们照顾。我听闻……国公素喜牛肉,便煮了这面,您请用。”

虽然知晓在座这些人便是她在这世上最亲的亲眷,可阿谣始终难以将“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这样的称呼叫出口。

一是她从未这样叫过人,不知如何开口;二是她总觉得他们都是贵人,生怕冲撞半分。

说话间,丫鬟已经将碗放到了卫国公面前。

阿谣又如法炮制,按照喜好,给在座众人都盛了汤。

这一番操作,让旁边的赵氏几乎看的愣了,她这从外头回来的小姑子似乎比想象中强得多,不过三言两语就将一家人哄得开开心心。

也不知是不是厨艺当真那么好,叫那几位都连连夸赞。

就连最挑嘴的老二江谈都竖起指头夸阿谣:

“小妹这一手好厨艺委实难得,这汤包做的甚合哥哥心意!”

阿谣宠辱不惊:

“您喜欢就好。”

她刚刚给江谈盛了汤,现下只剩下赵氏的没盛,便盛了一碗枸杞黑豆薏仁汤,恭恭谨谨亲手端给赵氏,低声说:

“连日下雪寒凉,女子最是怕寒凉,二少奶奶用些这个试试。”

这倒让方才腹诽的赵氏不好意思了,她应谢后尝了一口……果然出奇的甜润爽口,十分别致。

故而忍不住向胡氏道:

“难怪婆婆连日来因为二妹妹回家高兴得不得了,二妹妹实在是个知礼懂事的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