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第二天人事部就会把我开了,然后我在这个圈子里都混不下去了”。
“知道就好”。
……
“江董好!”
“何总好!”
“王总好!”
随着一连串的问候,江辉也来到了晚宴地点。
“大家静一静啊,今天是我们摄制组最后一天在外地拍摄,接下去除了后期制作人员,其他的成员就会陆陆续续回到公司其他的项目。今天,我们也特意请来了公司董事长江董和总经理何总来到我们拍摄现场,那在晚宴开席之前,我们请江董给我们将几句好不好?”,导演赵刚临时客串了一下主持人。
赵刚从帝都电视台出来后,这几年一直都待在光辉影视,从《老男孩》开始,光辉影视的多部热播影视剧都是赵刚执导的,三十多岁的赵刚也借着这个机会顺利的成为天朝最顶级的导演之一。
这次光辉影视拍摄《舌尖上的天朝》,安排赵刚来作为导演,也算是下了重注了。
“大家晚上好,这一年来,摄制组拍摄地点横跨大江南北,历经寒暑秋冬,即使是在周末和节假日,许多同事都放弃了和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继续忙碌在拍摄一线,大家辛苦了”,江辉说道。
《舌尖上的天朝》摄制组的核心人员大约有二十多人,不过加上有时候临时过来帮忙的,整体就三十人左右。
当然,今天晚宴现场肯定是不止这个数字,单单江辉和何玲等人的随从人员就够坐两桌了。
“电影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纪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舌尖上的天朝》作为光辉影视的第一步纪录片,江辉肯定得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对它的重视,对纪录片的重视,让大家今后可以有信心继续参与更多的纪录片拍摄。
按照江辉的想法,《舌尖上的天朝》只会是光辉影视纪录片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从19世纪的最后几年起,电影开始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国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澳大利亚的竞走等新闻事件,都搬上了银幕,成为初期纪录电影的主要题材”,江辉继续说道。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此之后,纪录片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江辉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