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相投(1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611 字 29天前

将自己顺利推销,谋求到一个理想的职位只是第一步,如果不思进取,或者方法不对,是没法取代原先的老资格,成为老板眼中不可或缺的顶梁柱的。

那么如何成为顶梁柱呢?沈默根据前生今世的经验,总结出三条思路:

其一,以一技之长吸引老板,也就是比起别人来,你得有他们没有的本事,这样才不会在老板眼中泯然众人矣。要记住,只有吸引住别人的眼球,才能让自己的表现事半功倍,不至于浪费感情……当然,这是说给那些真有本事的人听的,你要是自认凡人,还是踏踏实实不声不响来的好些。

其二,老板有危难时要挺身而出,就算失败也会得到老板的另眼相看,至少你的忠心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要做就做雪中送炭的,光往锦上添花是没用的。

其三,要做老板想做而没法做的事儿,即维护老板名声,又要解决老板的实际问题。

对于大老板嘉靖皇帝,沈默就奉行这信条从不动摇。比如他紧紧抓住国库空虚,嘉靖快穷疯了这一点,写了一篇‘生财有大道’,登时紧紧抓住了皇帝的眼球,又主动请缨到南方去,为国家开海禁、搞外贸,赚取大量的银钱,解决了皇帝的大问题,所以才一直被嘉靖帝谨记在心,视为心腹重臣,未来股肱……虽然现在混的惨了点,不过那也是他拒任户部侍郎,让皇帝不快,给他点颜色看看,纯属自作自受的。

现在,来到裕王这个正处于创业期的二老板身边,沈默依然恪守着自己的法则,急老板之所急,解老板之所需,让裕王爷离不开自己,从而达到迅速上位的目的,以在未来论功行赏时,获得一个比较靠前的身位。

裕王爷的需求很简单,他需要一个儿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如果沈默能帮他生一个……哦不,是想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将获取丰厚的报酬。

沈默虽然满嘴天命啊,注定啊什么的,可他压根不信那一套,他知道裕王生不出孩子来,是身体生了病,所以要想生出孩子来,就得先把病治好。

这当然是大夫的工作范畴了,而身位天下第一名医,且曾经为裕王治疗过的李时珍,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这个裕王也知道,可他托尽了关系,高拱那些人也拼命寻找,就是找不到这位名医的下落,好像失踪了一般,所以听到沈默说‘他知道李时珍的下落’时,裕王简直要欣喜若狂了,紧紧抓着沈默的手臂道:“他在哪?为什么我们都找不到他?”

沈默没想到他劲儿还挺大,被握得有些生疼,面上还得带着微笑道:“他为了实现毕生的理想,四处云游考察去了,此刻也许在哪座名山大川餐风饮露,也许在哪个穷乡僻壤艰苦跋涉。”

“什么理想?”裕王的手稍微松一些,问道:“成仙吗?”

沈默这个汗啊,就不能高尚点吗?便摇摇头,轻声道:“他要写一本书,一本大功德的书。”

沈默跟李时珍,当年因为若菡的病相识。为了将爱人从鬼门关拉回,他曾被李时珍狠狠敲了十几万两银子,虽说是为了地震灾民,责无旁贷,但这种方式、这种金额的付出,还是让他想起来肉痛。

我们知道,除了嘉靖外,这世上能占沈默便宜的不多,就算一时占了去,早晚也得变本加厉还回来,妙手仁心的李时珍也不例外。

于是乎,不论走到哪里,李时珍都会收到沈默的问候,当然单纯问候之外,还有要求为若菡复查的约请,李时珍明知道这家伙是‘挂羊头、卖狗肉’,但他实指望着从沈大财主那里敲诈些钱财出来,好接济穷苦百姓,所以虽然每次都不给他好脸,但总会应邀而至,为他诊治疑难杂症,实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事实证明,李时珍不愧神医的称号,虽然诊费太贵,但包治百病,就连疑难不孕也是行家里手。这些年里。,沈默请他去苏州为戚继光的夫人、去南京为海瑞的夫人诊治,经过他的调养,现如今戚夫人已经顺利诞下子嗣,而海瑞的老婆也连生了两个闺女,虽然还没生出儿子来,但总算有希望,继续耕耘下去便是。

所以沈默对李时珍能帮助裕王得子,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只是在一年前最后一次见面时,李时珍对沈默说,他要去完成一件大事,希望不要再找他了。

沈默心中一动,问他什么大事儿。

李时珍道:“我几十年来钻研医道,虽不敢说便览天下医书,但有名无名的医家典籍,涉猎了不下数千,发现从上古先秦至今,经久远年代之后,许多药物有同物不同名的,有同名不同物的,有难以辨识的,有些分类不对的,有些药物有毒却和那些无毒的药形态相似,到底哪种东西治什么病,连大夫都搞不清楚。如此一来,被乱治胡吃害死的人,每年不知有多少。”

沈默心中一动,轻声问道:“先生要写《本草纲目》吗?”

“《本草纲目》?”李时珍眼前一亮道:“好名字,简单直接。一看就懂,”说着抚掌道:“我就是要写一本《本草纲目》,把天下的药材分门别类,详细准确的记载下来,给医者一个参考。”

沈默肃然道:“此乃万世大功德,默不敢不倾力相助,愿派护卫一队,为先生鞍前马后、披荆斩棘,也算是在下为此尽一份心力了。”

“不必如此。”李时珍道:“我一个大夫,独自跋涉惯了,没必要兴师动众的。”

沈默却道:“这不是为了先生,而是为了那《本草纲目》,这本书写成之后,我会全力帮先生推广,甚至请求皇上,特诏儒臣补注,成昭代之典,让全天下的医生人手一本,使本草学真正树立起来,这可是事关千秋万代的大事啊!现在世道这么乱,到处有山贼流民,万一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来完成这份事业?”

听他这样说,李时珍便不再坚持,在沈默派出的一支小分队的护送下,开始了全国寻药之旅,至今已经快两年了。

所以说,别人找不到李时珍,沈默却一定可以找到,而且他还知道,李时珍大概在年初前去了关外,应该也快回来了。

听说沈默有把握尽快找到李时珍,裕王十分的高兴,留下沈默吃饭。也许是看到了希望,裕王殿下心怀大开,食欲大振,话也多起来——两人本就年纪相仿,同龄人之间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自然比跟老夫子们相处要轻松惬意的多。沈默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家伙又曲意奉承,一聊起来便很快合拍,投机的不得了。

裕王从小被禁锢在深宫里,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加上师傅们一个个古板的很,弄得他跟个小老头似的暮气深重,其实他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样对外面的世界无比好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向往,只是师傅们紧紧关着这扇门,让他始终看不到罢了。

现在同样年轻的沈默一出现,仿佛在他昏暗的房间中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终于可以了解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他听沈默描述江南的花红柳绿,各地的美食美味,今古的奇闻怪谈,甚至南北美女的差别,任何一个话题,都让裕王感到兴致勃勃,觉着自己这二十多年,全都白活了。

见裕王听得兴浓,沈默也没法停下来,好在他肚子里货多,也不怕讲完了。不知不觉便到了掌灯时分,已经看不清沈默的脸时,裕王才猛然发现:“呀,已经天黑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便吩咐宫人掌灯上饭,要跟沈默一边吃,一边秉烛夜谈。

沈默苦笑道:“不急于今日吧,高师傅跟我嘱咐过,一定要在掌灯前离开王府,以使无暗地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