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玛丽,第12页之前的内容毫无价值。”沈看完玛丽的论,说到。
“毫无价值,呵呵,原来毫无价值……”玛丽惨笑一声,胸口剧烈抖动。
又想凶器伤人!
沈赶紧说到:“但后面几页的论述非常棒!你对黎曼zeta函数在正数点值的求解十分巧妙,代数整数处理是你的绝招,我做的更好。”
“所以,我们可以合作吗?”玛丽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这篇论是她目前唯一的慰藉。
“现在可以看看你的论了吗?”玛丽问到。
“当然。”沈将自己的论递给玛丽,二人互换了论,相互检查对方的纰漏与不足,并寻找可为己用的亮点。
沈和玛丽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黎曼zeta函数ζ(2n+1)课题小组从未出现如此和谐的局面。
国老话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
这场友好的学术交流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双方本着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探讨并确定了“φ(z)函数的三种处理方法之最优选择”、“留数定理积分路径的解决方案”等核心论据的操作模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不管如何,沈和玛丽是一个tea团结总内讧好。
几天后的穆勒团队学术例会,穆勒高度赞扬了玛丽和沈的团队精神,并对黎曼zeta函数ζ(2n+1)课题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认可。
沈在四人研究团队的地位显著升,虽然他最年轻,却已能和师兄师姐乔纳斯、玛丽并驾齐驱。
沈不再是玛丽的助手,因为《黎曼zeta函数ζ(2n+1)问题》这篇论,有60%的内容由沈完成,剩下40%来自玛丽的贡献。
四人团队没有一位是美国人,但美国的学术规矩在此适用,谁付出的更多、成效更显著,谁便得到的更多、地位更高。美国是一个现实的国家,美国梦不是白日梦,随便做做梦想成真。
玛丽也不敢驱使沈当牛当马,如果不是沈的梅林变换发挥效,《黎曼zeta函数ζ(2n+1)问题》这篇论的进度不可能这么快完成。
要知道玛丽研究这篇论已经半年了,基本没什么成果。
沈加入她的团队不到两个月,大功告成。
沈、玛丽成为了《黎曼zeta函数ζ(2n+1)问题》的共同第一作者,穆勒是第二作者。
穆勒教授虽没拿过什么大奖,但他带过的学生都非常尊重他。
只要不是太呆太渣太不争气的学生,只要这位学生为课题项目做出过哪怕一点点的贡献,穆勒都会让学生成为课题论的第一作者。
沈觉得这位老头是来自德国的白求恩。
有的导师可没这么好说话,排在第一位置的那个作者坑位不给他,学生别想发表论。不管是国美国还是欧洲,都存在这种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