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高山流水(2 / 2)

曹雪芹毕竟是一代大家,他写林黛玉是姑苏人,自然会让林黛玉创作的《葬花吟》也是符合在古吴语下押韵的规则。

在80年代初,因为穷学生大多录音机都没有,而买得起录音机的又没什么机会去到北师大一级的文学研究学府专门研究这个,这道题目就显得非常难了。如果是北方考生、天生不懂姑苏方言,那就更增一层难度。

然而任雨琴听到了题目之后,却大大松了口气。

这是撞到她专业上了,看样子专家也只是想看她大学里有没有认真念书。

当下她清了清嗓子,用考据过的、略带明清古音的吴侬软语,把《葬花吟》吟诵了一遍。

“是这么念的么?”台上某位专家居然还轻声问出题的主考专家,显然专家们也不是人人会念。

“就是这样的,功底很不错啊。能把‘惜春暮无释处来复去’这一联的三处韵脚都念对,说明平素修养功底已经很不凡了。”出题人微微点头,居然自己都有些得意。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顶级的红学大师,一听对方能把《葬花吟》里的吴侬软语古音押韵都念对,其他就不用看了。

一伙考官随后又考了古代礼节、分曹射覆这些古代文人的游戏,频频点头。

最后,终于有一个不是作协口出身、今天敬陪末座的考官,也要出个题。

这个考官是影视口的,刚才看着任雨琴各种崇文抑影,其实内心是有点不痛快的。然而话事的主官都是文学口的,他也没办法发难。

此刻轮到出题了,他也知道不可能考影视演技方面的问题,其他考官肯定不答应,所以临机一动,准备换个角度刁难。

“这样吧,林黛玉这个角色,比其他角色又有不同,那是全剧里唯一有抚琴戏份的,不知道这位同学有没有音乐造诣方面的天赋?当然没有的话也没关系,‘黛玉抚琴’那一段,可以上替身嘛。”

这个问题,在84年绝对也是非常难的了。因为历史上陈小姐演林黛玉的时候,也就临时恶补了两天,把指法姿势粗略练对了,然后才做到了没用替身上镜。

否则的话,这种镜头应该是要由不露脸的“手替”来完成的。

但即使陈小姐学会了指法姿势,她弹奏的采阴效果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拍摄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从她那儿录同期声,而是提前录制了一条高手弹奏的音轨替换上去的。

听了这个考题,其他几个作协口出身的考官就有些觉得小题大做。

毕竟就算不会弹琴,也是可以上替身的嘛,这根本不该影响到选人决策。

“我可以试一试,不过,我会的曲子不多。”任雨琴并不知道考官们的内心活动,她是只能硬着头皮上的了。

此时此刻,她有点感谢当年跟着顾学长交游的时候,有那么多机会练习昂贵的音乐技艺了。80年她念书的时候,要不是跟着顾骜蹭了那么多外交学院的贵族教育式白用的器材,她还真练不起这些昂贵的技能。

更应该感谢顾学长那几次“我只能哼哼,不知道怎么录谱”的瞎折腾,硬生生把任雨琴练出来了。

“你还会弹琴么?”其他几个作协口的专家微微有些惊喜。

几分钟后,按照任雨琴的要求,剧组弄来一张古筝,任雨琴自己稍微调试了一下,然后想了想,开始弹奏当年顾骜让她帮忙录谱的《爱江山更爱美人》。

没办法,她平时练吉他比较多,古筝玩得少,所以也没练过什么真正的古曲。

不过,这种略微繁华、容易传达情绪的曲子,在非音乐专业人士耳中,反而更加显得高大上了一些,毕竟大家都是外行看热闹嘛。

“嘶……这就是天造的林黛玉了呀。”

“这位同学,这个曲子叫什么?”

“是我一个朋友写的,暂时没有名字。我也不方便透露作者。”

“居然是当代人写的?惭愧惭愧,我还以为是自己孤陋寡闻,不知道古曲呢。没想到你的朋友当中,也有这样的高人,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通过了,这几天准备一下,后续就准备参加演员培训班学习吧。”

“谢谢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