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进来喝茶的基本都是由媒人带着进来相亲看人的,所以又有“相亲茶馆”之称。
这家茶馆的这一风气由来已久,以至于在大文化革命期间这一风气都没有改变,老板从祖上算起就在这桥头开茶馆了,从前街上的所有开茶馆的在大文化运动时都关门了,唯独这一家保留了下来。
繁衍生息是人类最大的事,是不是?总不至于不让人家相亲看对象吧?
这家茶馆因此便保留了下来,而且一直是这家人在经营。
四人坐下后,老板娘将茶水泡上,相亲的对象并没有出现。
贾二妹看了看手表,还差五分钟到十点,心想女方怠慢一点也是正常的,姑娘家嘛总会矜持一点的,作为男方早来五分钟是应该的。
坐了一会,到了十点正,贾二弟问道:“秀芝娘娘,她们怎么还没来呢?”
张秀芝用眼睛扫了四周一下,说到:“应该快来了,或许他们正躲在对面或者某处观察你呢,看上眼来才会出现的。”
一般相对象的女方都是这么做的,要先躲在一边偷偷瞅男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那款她就会带着自己的相亲团出现,反之则偷偷抽身而退,回头男方等不到人出现就自然明白人家没把自己相上。
贾二弟闻言,正了正衣服,将自己的军人坐姿坐得更加挺直了。
二十一岁的大小伙了,对爱情还是挺憧憬的。
四个人又坐了十分钟左右,坐的暖暖已经在椅子上爬上爬下了,这时两个中年妇女和两个年轻女子才现身了,从门口进来了。
张秀芝一看,马上起身来,高兴地说:“来了,来了!可把你们等来了!快来坐,快来坐!”
姑娘肯现身了,这就是把贾二弟看上了!
贾二妹和贾二弟也赶紧起来让座。
“老板,再摆一桌茶来,五杯!”张秀芝一边冲老板娘叫到,一边拉椅子请姑娘团的人坐。
再看女方相亲团这五个人——
两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夏妹子的妈和婶婶一类的,两名年轻妹子其中应该有一个是夏妹子,一个是她的姐妹。
然后张秀芝就开始为双方做介绍了:“这是贾万民同志,这是夏琼华同志。”
哦,原来剪了一头齐肩短发的是夏琼华,身材和长相都还端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面容呢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观,面若银盘,有富贵潜质。
说实话,贾二弟第一眼的眼光是投向夏琼华身边那位妹子的,那位妹子与夏琼华长得有些相似,一看就是姐妹,但这位妹子脸盘没那么大,脸型要秀气一点,下巴要尖一点,眼睛要灵动一点。
贾二弟第一眼还以为这位才是夏琼华,谁知竟然不是,于是他的眼光才从那位脸上转移到这位名副其实的夏琼华脸上。
怎么说呢,第一眼平平,不惊也不喜,更没有心动心跳的感觉。
但这就是相亲,只要看得过眼,条件相当就可以了,不是吗,贾二弟还是礼貌地向夏姑娘问好,向她的陪同人员问好,然后再请她们坐下喝茶。
几句寒暄过后,双方也就搞清楚了各自的陪同人员都是什么身份。
贾二弟这边就不说了,女方那边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婶婶,一个是妹妹。
也就是说被贾二弟第一眼看上的人是夏琼华的妹妹,她叫夏琼英。
“你在部队当了几年兵了啊?”夏母亲问。
“第三年兵了。”贾二弟答道。
“三年满了后会转干吗?”夏婶婶又问。
“这个可不好说……”贾二弟实话实说,毕竟转干这事并不是说转就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