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 / 2)

没人多问了,戚玉秀赶紧重新干起活儿来。

十个工分不好拿啊。

倒不是累,而是一个男人拿十个工分,休息一下大家都会觉得没关系,反正做得多。但是轮到女人了,女人拿十个工分,多少个人盯着。

别问,问就是女人力气不行不配。

所以戚玉秀是村里少有的女同志十个工分,但是周围盯梢儿的三八也很多了。

一时一刻都歇不得。

虽然没人来戚玉秀面前问东问西了,但是架不住大家都听到了“汇款单”。

几个妇女羡慕的很,感慨:“要不说还是得有个兄弟,你看看田大媳妇儿,人家家里兄弟就能给她撑腰。这就算男人没了,老田家也不敢太过分。”

“可不是吗?田大家的她大哥是炊事班班长呢,这多体面,这相当于城里国营饭店管事儿的吧。当大师傅就是好。给妹妹撑腰还汇钱,还是有个兄弟啊……”

“我也跟我家闺女说,你得多为家里兄弟付出,要不然往后可没人给你撑腰。”

“要不说还得有个儿子吗?”

“这儿子跟闺女,就是不一样。”

“田大家的命不好,但是她有个能干的兄弟啊……”

大家说的声音不大,又在她的另一侧,戚玉秀听得断断续续,不过她也不放在心里,放屁一样的废话,不听也罢。

戚玉秀娘家住的有点远,不是他们公社。

要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跟他们公社中间,还隔了一个公社呢。她娘家有五个孩子。戚玉秀不上不下,排在中间。一般人家都是这样,越是中间,反而越是没什么存在感。

戚玉秀就是这样。

她大哥外出当兵,在川省部队安了家;大姐长得好,嫁到了他们公社,大姐夫是供销社的。戚玉秀排行老三,下头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小妹。

她小弟一家子是跟着她父母一起生活,也是最得老两口喜欢的。

小妹是嫁在了爹娘同一村子,也跟娘家来往紧密。相比起来,戚玉秀就不太得家里的意了。她长得不好看,小时候因为耳朵不太灵光又显得人不机灵。所以家里很忽略她。

可虽然家里长辈忽略她,戚玉秀的大哥和大姐却对她很好。

当年戚玉秀的哥哥姐姐领着妹妹进城才遇到意外,导致戚玉秀一只耳朵有点问题。虽说这事儿真是怪不到两个半大的孩子身上,但是他们一直都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特别是家里人都不太把小戚玉秀当回事儿之后,戚大哥和戚大姐对妹妹更好了几分。

这倒是惹得格外受宠的戚家小弟和戚家小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时常搞些小动作。后来戚大哥去当了兵,留在了部队成了家;戚大姐也结了婚,她知道戚玉秀在家里未见得挨打挨骂,但是所有活儿都是她的肯定是少不得了,所以隔三差五的叫戚玉秀来他家小住。

就因为戚玉秀总是来他们他们公社才偶然认识了田大,结了婚。

这么些年,戚大哥和戚大姐一直都很帮衬这个妹妹。

不过村里人的话,戚玉秀是不认同的,可不是有个兄弟就有倚靠,她大哥总是帮衬她,那是她大哥人好。

可别忘了,她家不止一个男娃呢。

她小弟可比她大哥住的近多了的,她也不指望得到什么,就是想见见面,她小弟都不会来的。所以戚玉秀可不认为有个兄弟就靠得住。

再说,她大姐也没少帮她啊。

她大姐又不是男人,还不是很靠得住。

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戚玉秀反正是晓得,才不是村里这些人说的这个道理。

放狗屁!

只不过,大哥咋给她寄钱了呢?

戚玉秀胡思乱想,连雨点儿落在身上都没感觉,还是田玉贞喊了她一声,她才赶紧往回跑,大队部的记分员的叫:“把农具交上来就下工了,几天提前半个小时下工,明天补上……”

这话又引来叽叽喳喳的埋怨,戚玉秀可不听他们说这些有的没的,赶紧交了农具往家跑,他家太远了,再不赶紧走,等雨下大了,就遭罪了。

戚玉秀在这方面比村里人小心多了,她虽然力气比一般人大,但是却从不敢糟蹋自己,她是最不敢生病的。

大家都习惯了戚玉秀雨天着急回家,有几份儿也住在山里,也急慌慌的往家走。倒是住在村里的不怎么在意,面上儿带着几分得意,他们住在山下,可不用这么跑。

戚玉秀往家里跑,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她跑的更快了不少。

戚玉秀着急忙慌的,家里几个小孩子此时已经鼓捣的差不多了,他们不仅简陋的补了房顶,还烧上了热水,柴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三个小孩儿排排坐。

两只老母鸡在一旁咕咕咕。

戚玉秀推开篱笆院儿,就见一派温馨。

宝珠一眼看见妈妈,立刻脆生生的叫:“妈妈。”

戚玉秀扫到院子里,就见柴火已经搬新家不少,她笑了出来:“真懂事。”

宝珠立刻叽叽喳喳:“哥哥补了房顶,我们把柴搬进来了,我们还给妈妈烧了热水洗澡。”

她高高的停着小胸脯,眼睛弯弯:“我们做了好多事情。”

戚玉秀一身湿气,仍是没忍住轻轻搂了三个孩子,她说:“你们怎么这么乖啊。”

小孩儿翘着嘴角,一个个眉眼都是笑意。

宝山:“妈妈衣服湿了,快洗澡。”

戚玉秀点头:“你们仨进屋吧,我冲个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