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是必须收取的!哪怕再苦再难,哪怕要在河西行节度使封建之制,朕身为汉人的天子,也不能弃尺寸汉唐固有之地于不顾!”
贞观殿上响起了大宋洛阳天子的大声疾呼。
赵楷已经有了决断,河西不能放弃!
他怎么可能放弃河西之地?不仅河西不能放弃,安西、北庭早晚也得拿回来,而且一寸都不能少......不就是打仗嘛!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赵楷才不惧怕呢!将十万兵,长驱草原,横扫沙漠,战必胜,攻必取,无敌于天下,建功于四方。
这才不枉一场穿越啊!
至于打败仗......那是不可能的!
赵楷有炸壶,有火锅炮,有砂锅炮......还有岳飞!怎么可能会打败仗?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打胜以后怎么好好的建设封建主义了!
既然赵楷这个老大拍了板儿,下面的四宰执、六尚书、三都统制也就没人再提出异议了......赵楷这个“重开大宋”的封建君主的权威,在洛阳朝廷这边可没谁能够挑战。
在他做出决定之前,有不同意见尽管可以说出来。但是他一旦决定了,手下的大臣们就只能想方设法的帮他去达成目标了。
由此可见,赵楷在北宋的中央层面,其实是个“朕即国家”的绝对君主。不过赵楷统治的北宋是个内外部情况都非常复杂的大国,根本不可能用一种体制去管理方方面面。
所以赵楷在洛阳朝廷是绝对君主,但是到了地方上就难说了。
赵楷的目光在十几个重臣脸面上缓缓扫过,每个人看上去都像是坚决支持他这个绝对君主的忠臣!
赵楷道:“既然只有节度使封建可以平定西北,那咱们就好好商议一下,一定要吸取唐朝的教训,可不能搞出安禄山这样的节度使。”
提出节度使封建论的吕颐浩早就研究过安史之乱的问题,于是头一个发言道:“官家,臣以为唐玄宗对安禄山信任太过,让他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使其拥兵十八万有余,这才最终酿成大祸。
如果安禄山始终只是一镇节度使,哪怕担任兵力最多的范阳镇的节度使,也绝对不敢造反。
而且安禄山在平卢、范阳两地任职太久,安禄山出身范阳军,在开元二十八年时出任隶属于范阳军的平卢兵马使,天宝元年唐玄宗在平卢置节度,又任命安禄山为节度使。从天宝元年起,直到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平卢节度使一直由安禄山出任。从天宝三年起,安禄山又兼任范阳节度使,直到起兵造反,一当又是十一二年。
正因为安禄山长期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这才让他养成势力,以致尾大不掉。如果安禄山只担任一镇节度,而且每过数年就换一个镇任职,安禄山恐怕只能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忠臣了。
在这两点上,官家您就考虑的很周道啊......将帅安心,朝廷放心,上下一心。若是唐玄宗有您一半英明,如何会有安史之乱!”
赵楷信任武人,重用武人,但绝不放会任武人。
虽然他和岳飞、韩世忠等人拜了把子,也把他们当成兄弟,但绝不允许他们长久的掌握一个军(一万多人)!
而且北宋府兵的军所管辖的将是要定期轮换的,军统制能够长期掌握的,也就是自己的直属将。
而在不让武将们牢牢控制大部队的同时,赵楷却明确要求军统制及以上的将帅养300-500名亲兵和一定数量的幕僚,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报销。
而且赵楷还允许这些将领在接管部队后,撤换一定数量的正将、副将、部将、队正,都可以换上他们的自己人......当然了,被换上去的军官也必须有相应的勋位。
所以这些带兵的高级将领也不会因为轮换到新的部队,就变成光杆军座,但是也很难把所带的部队变成自家的私兵。
不过这一套管理军队的制度,并不是赵楷这个“高二”想出来的,而是韩世忠、张俊、黄无忌、陈记、李孝忠、岳飞这帮把兄弟们帮着他整出来的。
只是赵楷非常喜欢搞成文法,所以就把这些本来该是潜规则的管理办法都变成了条例和法令。
所以赵楷并不会因为特别信任岳飞就让他多养亲兵,也不会让他在一个位子上长久任职。
因此现在的岳飞虽然比历史上的岳飞更受官家信任和重用,将来肯定会成为宰执,还会拥有自己的封建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