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攘外必先斗地主?(1 / 2)

大宋有种 大罗罗 1789 字 4天前

北京顺天府皇城,崇政殿内,一场行营军议正在进行。

参加这场军议的,除了行营总管向克、参军吴璘,南北两路军的都统制岳飞、韩世忠,副都统制黄无忌、何蓟,还有新任的北京畿路营田使刘子羽,北京畿路安抚使刘晏,河北路营田使马扩,河北路安抚使何藓,大同路营田使张孝纯,大同路安抚使张俊,北镇抚司使王晓德(洛阳的镇抚司现在改称南镇抚司)、翰林学士院承旨陈东,以及一些个负责记录和拟旨的翰林学士。

虽然赵楷好像拿到了李自成的剧本,但是他的统治集团比起一群揭竿而起没多少年的流寇,那是不知道要老练狠辣多少了。而且他的府兵集团的封建化程度也比较高,已经形成了依托军功,根植土地的体系。

所以进入北京城的赵楷集团并没有太在意浮财,而是把目光投在了可以长久产生收益,而且还有利于扎根的土地上面。

而要攫取土地,首先当然是建立地方政权,镇压敢于反抗天兵的汉奸武装了。

因此这些日子,赵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建立北京畿路、大同路、河北路的地方政权上。

这可是个非常麻烦而且精细的活儿,不是大刀阔斧的抢一把,然后再随便任命一些投降的奸人去当官就行了的。

必须得派出大量有能力,而且比较可靠的地方官,还得连带着派出军队,北镇抚司的镇抚官也得跟着一起去。

到了地方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就乱杀一通,得拉一派、压一派、杀一派,这样才能有效的建立起忠于赵楷这个官家的地方政权。

有了地方政权,才能进一步清查土地,开设军府。有了军府,就能在河北(指新得到的河北地盘)、北京畿、大同等三路招募一批当地的效用士......这就等于打开了河北、北京畿、大同等地壮士的上升通道。

当然了,这些事情说起来挺容易,要办成却也很麻烦。河北路似乎还好弄一些,毕竟有许多还乡团嘛!

可北京畿路和大同路就比较难整了,北京畿路都让宋朝祸害了两回了,人心如何自不待言,而且还有许多北京畿的豪强子弟跟着金人去了塞外。

同样的,赵楷这边的人也不会信任北京畿路的豪强......宣和北伐时他们帮着耶律大石暴打了宋军,后来宣和之难时他们又倒戈降金还当了金兵南侵的急先锋。

而大同路所领有的地盘,大致上就是辽国西京路的南部,那一带胡汉杂居,而且契丹人的数量很多......这些可不是老老实实种地的人,而是武装的游牧部落。

不论是曾经投靠过金国的契丹人还是一直坚持抗金的契丹人,都不会甘心放弃他们在大同路的地盘的!

另外,赵楷集团也太喜欢土地了——这就是一帮守着土地收租的乡下武士嘛!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赵楷和北京畿、大同当地豪族的矛盾不可调和。

所以要彻底吞下北京畿路和大同路,一场治安战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赵楷原先的计划中,为了防止北京畿路的汉奸豪强和金国勾结作乱,北伐军将会在北京畿路各县的地方政权都建立起来后,立即发起东征,夺取平州、滦州,并且夺取榆关以及平、蓟、顺三州境内的燕山各口,建立关隘要塞,阻绝交通。然后再关起门来和北京畿路的汉奸地主斗争!

可是赵构在京东路这么一闹腾,赵楷先攘外,再关门,后斗地主的计划就行不通了。

因为他就算能关上榆关和燕山各口,也不可能把京东路和河北路分开啊!

这两处没有地理上的分界线,只有行政上的分界线!

而且赵构代表的是“与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赵宋传统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构所代表的才是天下读书人所向往的真大宋!

这一点别说赵楷这个“乡下武士”的头子比不了,金陵府的那个“海贼头子”赵桓也比不了。

赵桓一开始搞“废武”的时候,东南的文士大夫还很开心,以为可以掌握一切了。但是顺着“废武”的路子搞了几年,他们才发现不对了......因为现在是乱世啊!掌握一切,就意味要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要不然金贼要来抢钱抢女人,赵楷要来打土豪分田地!

所以金陵朝廷就不得不选拔一批比较能打的“文士”来当官,而这帮人上去以后比原来的武夫还要跋扈,很快就把传统的文官压制住了。文进士迅速贬值,而武进士急速升值,到了靖康八年科举大比的时候,文进士的录取数量也开始大幅下降——因为一部分靖康二年入仕的武进士开始转任地方官,一下子就抢走了一百七八十个州县官,使得文进士的前程愈发渺茫。

而且这帮人金陵武进士为了办新军、办海军,就得可着劲儿捞钱,所以金陵朝廷的税收也越来越重,那些“无官士大夫”想要逃税也就越来越困难了。

所以打着“与文士大夫共治天下”旗号的赵构横空出世后,不仅河北的文士大夫会向往临安,连东南的文士大夫说不定也会为赵构摇旗呐喊!

因此这个赵构......真的很讨厌啊!

“官家,您给臣弟三个军,臣弟保证在三个月之内把康王构给您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