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18)(2 / 2)

宰执天下 cuslaa 1846 字 4天前

‘张璪?’

蒲宗孟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下,然后依言上前。

快要抵达皇城城下,蒲宗孟和张璪分了开来。

蒲宗孟前行了几步,然后下马。而张璪则往更前方去了,没什么人敢拦在参知政事的前面。

蒲宗孟望着张璪,眼神沉凝。

方才几句话,两人都是在说着今日的会议。而言辞之下,更是在试探着对方的选择。

几句话过后,蒲宗孟知道了张璪的选择,他相信,张璪也知道了他的选择。

因为他的决定早就做出来了。

两日前,太后与韩冈的问对,从宫中传出来的记录很详细,可偏偏最关键的内容没有出来。

当时蒲宗孟在学士院中笑言,‘这下王介甫和章七得傻眼了。’

尽管当时只有几个吏员在场,但估计这话现在已经传到了王安石与章惇那边去了,不过更重要的是传到韩冈的耳朵里。

韩冈就像胜利者一样,对太后说了那么一通话。

他的自信心,到底是从哪里来?难道不是从已经被说服的太后身上?!

有其果,怎么可能无其因?

以韩冈的为人,他怎么会没有把握就出手?

蒲宗孟可以肯定,从宫中传出来的肯定不是全部的对话,而仅仅是一部分。

他遥遥看见韩冈,而韩冈正好也将视线投射过来。

两人相互点头致意,接着便各自将头扭了开去。就像交情一般的同僚,尽过礼数没有多余话可说。

可一切都心照不宣。

蒲宗孟给韩冈的感觉是修饰过度。每次见他,上下衣袍都是新制的。

据说蒲宗孟的公服是一个月换一套,月月常新,韩冈知道这不确切,而是半月换新,根本就不下水去洗。

这个时代的染料,染到布上,很容易脱色,洗一次就会变淡一次,而且掉色还掉得不均匀,一次两次还好,洗个三五浇,就可以看见穿衣服的人变成梅花鹿了。

不论是衣冠朱紫的达官贵人,还是皂、青两色衣袍居多的寻常百姓,他们染过色的衣服都是一样不耐洗涤。王安石经常穿一件洗脱色的公服上殿,一点也不在乎,在京城,也经常可以看见一身退色朝服的穷苦官员。韩冈则会稍稍注意的一点,洗过两三次后,便会换掉退色比较严重的公服,衣服积得多了就拿去染坊重新染色。而蒲宗孟则从来不会出现穿旧衣的情况。

这样性喜奢侈的官员,虽然不是自己的基本盘,但他也是会支持自己的一份子。

国是从来不会直接在诏书上出现,而是从一条条的法令中体现。王安石拿着国是压人十几年,甚至没有落于文字。今日与一众重臣共商国是的协商会议,只是决定是否要改便未来的施政方针的朝会,但这已经足够韩冈施展了。

两天前,韩冈朝后留对;一天前,也就是昨日,太后下诏,东府签书,对共商国是的协商会议的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规定。

王安石对此没有表示异议,默认了。东府之中,位居前列的韩绛和张璪都支持韩冈,有了他们的签名,诏书就有了合法性,这也是除了王安石不想寒了人心之外,默认韩冈把重臣拉出来选举的另一个原因。

两府宰辅拥有提案权,如果有平章军国重事,同样有着提案权。但这一份诏书,排除了宣徽使等一系列能立足于宰执班中的重臣的提案权,也就是说,吕惠卿此时回京,也只有投票的权力。

确定之后,五年内禁止在举行同样的会议,这五年间,敢于沮坏国是者必远窜,只有五年后,才允许宰辅再次提议。而这五年内的治政方针,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将会使用什么手段,都在协商会议上给定下来。

成败在此一举,可韩冈的脸上,完全找不到患得患失的不安。

“玉昆。”章惇不知什么时候走了上来,“今日胸有成竹?”

他低声问,抬头望着在城垛上探出炮口的火炮。

“太后垂帘有多少日子了?”韩冈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