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狰狞初露(2 / 2)

天下 高月 2373 字 18天前

郭子仪神色凝重,他一处处战场都仔细查看,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当他走到两座烧得坍塌的哨塔之间,垮过烧得只剩下底座的营栅,扒开雪渣,从壕沟上拾起一块两头带长钉的木板,这就是二十名斥候越过壕沟的临时木桥了,他回头看了看,从这块木板一直走到营栅前,又观察了一下两边的哨塔,他这才长叹一声,“不愧是李庆安出身的安西第一营,我自愧不如。”

旁边的大将李国良却有些不服,道:“我看他们也有运气的成分,若不是那晚下这么大的雪,他们也进不了安禄山的大营。”

郭子仪摇摇头道:“这不是什么运气,他们只有两千军,一千人还是我留下的新兵,在别馆杀了对方大将后,却敢调回头袭击敌军二万人大营,这份胆识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了。”

郭子仪又走了两步,指着地上一处浅坑道:“国良,你来看看这里,你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有一道浅坑吗?”

李国良走上前看了半天,还是有些茫然不知,郭子仪蹲下,拔出匕首将上面覆盖的一层浅浅的雪刮去,下面便是冻得硬邦邦的冰,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个人体俯卧后留下的痕迹。

“你明白了吗?”郭子仪笑着问道。

李国良迟疑一下,道:“他们是在这里俯卧过。”

“没错,可是为什么这里的俯卧痕迹要比别的地方深得多,从冰得痕迹来看,他们至少在趴了一刻钟,他们明明已经过了壕沟,为什么还要再这里趴这么久而不肯进去,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国良也是名经验丰富的大将,他略一思索,忽然明白过来,“老将军的意思是说,他们很谨慎,就算不被哨塔发现,但也要观察好敌情再进去。”

“对!就是这么回事,这是细节,别看这小小的细节,这就是他们号称安西第一营的原因所在,天降大雪,哨塔视距只有二十步,使大营的防御出现了漏洞,他们能发现,但敌军也同样能想到,尤其李钦凑,如果不那么好色,他也是一员名将,他离开大营时,雪已经下得很大了,他一定先有了布置,所以针对这个防守漏洞,他一定会派人盯在这里,而且这个防守之人一定是睡着了,所以安西斥候才会趴这么久,他们在等,等这个防守之人的出现,面对机遇,竟然等了一刻钟,这种定力,试问天下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就是他们被称为安西第一营的原因所在。”

郭子仪再一次长叹,“我手下没有这样的斥候啊!”

这时颜杲卿从后面走上来,一竖大拇指赞道:“老将军从这点蛛丝马迹便能推断出当晚的情形,八九不离十,这也是非常人所及。”

郭子仪摇摇头,他又回头问道:“季胜和他的手下到哪里去了,颜使君知道吗?”

颜杲卿苦笑一声道:“我问过他,他只是说他要去北方,我推想,或许他是去幽州了。”

郭子仪点点头叹道:“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人真英雄也!”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名斥候正向这边疾速驰来,靠近了郭子仪,两名斥候翻身下马,上前给他单膝跪下道:“禀报老将军,史思明大军已经进入恒州,距离这里只有八十里。”

郭子仪冷笑一声道:“来得好快!”

他立刻回头对颜杲卿道:“烦颜使君加快真定县民众的转移,下午申时正,城门关闭,不准任何人再出城。”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安排。”

颜杲卿转身匆匆跑去,李国良有些担忧地对郭子仪道:“老将军,朝廷的意思是让程千里放弃相州退回河东,我也是这样以为,我们的兵力太分散,容易被分割吃掉,老将军为什么不肯撤离相州呢?”

郭子仪目光复杂地望着南方,放弃相州撤回河东,他知道这是李庆安的建议,这个建议本身并没有问题,而且很明智,只是他放不下河北的数百万民众,不忍他们沦为安禄山胡兵屠宰的羔羊,让程千里部留驻相州不撤,至少可以保住百万平民的性命,为了尽可能救助这些无辜的民众,这个险他必须要冒。

他轻轻叹了口气道:“只要程千里再坚持十天,等黄河冰冻,河南的军队就能北上,我相信李庆安不会坐视不管。”

........

或许是因为郭子仪军队也进入恒州的缘故,史思明在大军进入恒州后也放慢了行军速度,尤其知道郭子仪亲自前来指挥时,史思明更加谨慎了,整整一天时间他的大军才走了五十里,黄昏时分,史思明的军队抵达了真定县以东三十里外,军队驻扎下来。

天还没有黑尽,河北大地上一片灰蒙蒙的,天空阴沉,乌云压顶,放佛又是一场大雪到来的先兆,史思明得到消息,郭子仪已经坚壁清野,真定县外三十里内再无一户人家,房屋被拆毁,水井下毒,连农民蓄积的干草和木材也全部带进城内,真定县周围变成了一片死寂的旷野。

这时,史思明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也来到了定东镇旁的战场,他不是来吊唁,也不是来缅怀,他只是想看一看,感受一下,安禄山会暴怒到什么程度。

史思明眯着眼打量着大火烧过后的惨状,脸上毫无表情,就像在看一件事和他毫不相干之事,李钦凑这两万人的覆没,史思明一点都不心疼,相反,他还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轻快和窃喜,李钦凑死得好啊!这样,安禄山就无从再监视他了。

“副帅,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史思明的一名亲兵将领问道。

“什么都不干,和郭子仪对峙,等候南方的消息。”

史思明淡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