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一拍两散(1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1792 字 17天前

蓝礼的回答,不卑不亢,绵里藏针,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了强有力的还击,给了哈维一记无形的耳光,用哈维刚才的话语来反驳哈维。这一招,着实高明。

作为参考,“蓝色情人节”的北美发行权是握在韦恩斯坦影业手中的,六百万美元;“成长教育”则由索尼经典拿下,四百五十万美元。

当然,不同的电影,在不同的年份,还有不同的场合,最终发行权的成交价格都是有所差异的。可是,刚才哈维还口口声声地说,“爱疯了”的高度不下于“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现在对比之下,“爱疯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版权买断费,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事实上,“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两部电影都不是买断,而是分成,虽然分成的比例不高,但剧组都可以从北美票房里收获更多的盈利。

原因很简单,不是这些发行公司大发善心,而是因为这些艺术独立电影,谋取盈利着实太过困难,大部分剧组拍摄完一部电影,最终都是要亏本倒贴的,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愿意专心致志拍摄艺术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出于细水长流的考量,发行公司一般都会稍稍大方一些,这是行业规矩。

选择买断的话,价格一般会比较高,不仅能够覆盖电影的成本,而且还会留下一些额度,保证剧组可以实现小幅度的盈利,所以圣丹斯或者多伦多偶尔爆出新闻,发行权成交金额高达一千万,乃至更多,就是这种情况。

选择分成的话,价格会稍稍往下压一些,五百万左右徘徊都算是正常的,但考虑到圣丹斯的作品,成本普遍比较低,所以普遍会在三百万左右浮动。相对应的,发行公司会挪出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分成份额,至于能否盈利,就看电影上映的表现了。

其实这是一个双赢,对于发行公司来说,他们可以降低一些风险,避免竭泽而渔,尤其是分成,发行版权价格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票房的负担也分给独立剧组一部分,这让他们可以投资更多的独立电影,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然,对于独立剧组来说,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赏识,赢取了盈利,同时还吸引了大型制片公司的瞩目,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圣丹斯也被称为是“商业大片导演”的最佳跳板。

哈维之所以往下压价,其实只是欺负德雷克和蓝礼两个生手,不懂门道罢了。

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发行版权,对于一部圣丹斯的独立电影来说,其实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如果不参考“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话。

如果哈维可以以如此价格拿下“爱疯了”,这就意味着他空余出来的资金,可以在圣丹斯角逐更多的作品,把渔网撒得更大一些。

不过,这些弯弯道道,蓝礼是一无所知的,他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严格来说,他甚至不知道“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成交价格,就连“活埋”去年在多伦多的成交价格,他都已经忘记了。他只是一名演员,单纯的演员。

蓝礼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因为接到韦恩斯坦兄弟的邀约之后,安迪提醒过他,按照圣丹斯今年的格局来看,尤其是参考“爱疯了”现在的声势,最终发行版权的成交价格绝对不能低于三百万,最为理想的区间应该是四百到四百五十万。

当然,这是分成的价格。

如果是买断的话,安迪预估,价格应该在七百万上下,六百万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哈维提出一百五十万买断价格的时候,蓝礼就在旁边看好戏。

虽然说,在商言商,哈维往下压价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价格压得着实太狠了;而且,哈维还一幅理所当然、发号施令的模样。

对于哈维来说,“爱疯了”不过是圣丹斯电影节数不胜数的作品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部而已,又或者是今年颁奖季布局之中的一枚棋子。他的态度无可厚非。

但蓝礼却知道,对于德雷克来说,“爱疯了”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

于是,就出现了刚才这一幕。

蓝礼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太多玄机,顿时就彻底打乱了哈维的全盘棋局。

哈维是一个聪明人,顶尖的聪明人,但聪明人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总是把表面的事情深入化。再次看向蓝礼时,哈维的眼神就变得深邃起来——他小看了蓝礼,这名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你心目中的数字是多少?”哈维的慌乱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呼吸吐纳之间就已经镇定了下来,微笑地说道,似乎心甘情愿地交出了主动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