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直-7研究团队终于到位了(1 / 2)

“不是你说的美国人的钱好糊弄嘛!”郑浩很是委屈地说道。

他觉得,刘一九有时候就容易钻牛角尖,一旦这些搞技术的人钻了牛角尖,最终会弄得谁都郁闷,现在根本就不是跟他进行争论的时候。

“我觉得吧,既然咱们要搞产品从市场上面赚钱,就得让我们的产品种类更多,这样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才能为我们获得更多的销量……”郑浩说这话的时候不停地盯着刘一九。

生怕刘一九反对。

他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刘一九这个年轻人的态度与反应,这对于他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郑浩的话,让刘一九有了兴趣,他还真没有想到,郑浩这家伙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共和国在这个年代能够有这样认识的管理者,实在是太少了。要不然,也不会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样多的国营工厂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而大规模地倒闭。

“你这些话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呗。天天听你念叨着怎么从市场上赚钱,我现在才发现,国内的商品供应实在是太匮乏了,比如说那些电视机吧,有的明明很有问题,如果想要买,就不得不买商店里面卖的,根本就没有选择……”郑浩听到刘一九说这话,顿时就得意了起来。

刘一九还真的没有想到,郑浩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够发现这些问题。

要是这个家伙真的有这样的天赋,他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基地里面王顺义一帮子人搞技术,郑浩负责外面的这些配套企业同时盯着市场,他从中间调度,这样就能够为整个九院搭建一个铁三角。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证明郑浩是不是真的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天赋,刘一九开始跟他聊市场经济的一些事情了。这东西,郑浩这样的人,除非他是主修经济的,否则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多少。要不然,就真的是天赋了。

事实证明,郑浩真的是在这上面有着不小的天赋,这段时间到处跑,他看了各个地方的物资供应,上面准备搞经济发展,他肯定是知道的,在首都附近的郊区里面,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一些农贸市场,就连蓉城周边同样如此。

这个年代的人们虽然很穷,购买力很差,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有适合的产品,价格不高,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赚钱,绝对是非常容易的。甚至可以说,做什么都能够赚钱。

火车慢悠悠地向着万源的方向开去,两人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睡意,一直在讨论着这些问题,刘一九甚至不时地纠正郑浩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告诉郑浩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的企业管理应该怎么去做。

他没有亲自操作过,但是理论学到了不少,用来应付郑浩这样的小白,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直到火车到站,美美地睡了一觉的李锐伸了个懒腰才发现,两人已经说得嗓子都哑了,满脸的油光……

回到基地里面,刘一九首先就去了一区的动力车间。

如同郑浩说的那样,这些家伙从一开始只是搞二冲程的小型发动机,到了后来把四冲程的发动机也给上马了。

这是九院的传统,先斩后奏,管它上面同意不同意,先上马了再说,等到后来要砍掉吧,已经搞了不少了。

搞直-7的团队七十多人已经到了基地这边,团队负责人廖卓敬是个五十多岁的干瘦老头,很有军人作风,据说,曾经年轻的时候被选派到苏联学习过。杨威等人搞回来的资料,现在正静静地在九院的资料室里面躺着。

刘一九跟廖卓敬一行人聊了一阵,对于直升机方面,他也没有多大的研究,只能把米-24的技术资料丢给他们,那里面有所有的原始资料。

“廖工,这是我们的同志从苏联搞回来的他们最为先进的米-24的设计原始手册,我想对于我们搞这方面的帮助非常大。咱们暂时先不急着立项,先把这些技术吃透,有了想法,我们再来讨论,你看怎么样?”刘一九不知道为什么王顺义在这些专家到了这边没有把资料给他们,他也没有空去问这个。

时间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紧张了,必须尽快让这些人了解米-24的技术性能以及技术指标,各种设计上面都有,就连共和国的技术人员不明白的涡轴发动机的一部分技术都有。

刘一九曾经粗略地翻过这方面的资料。

等到研究团队熟悉了米-24的技术资料,他再把共和国用到直-20上面的涡轴-9发动机的原理给说出来,最终他们的新型直升机就能够从一开始就拥有一颗自己的心脏,同时,还是非常强劲的心脏。

“刘主任,直-7的研究上面,有着太多的技术问题了,而且主要就是发动机跟材料,这两个方面我们团队没有办法解决……”廖卓敬没有看那些技术资料,他们研究直-7搞了这么些年,知道很多的东西如果不解决,最终他们搞出来的项目都可能会重蹈直-7的覆辙。